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不變的是元宵節,變化的是人。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四年前的元宵節,深夜大哥從老家醫院裡打來一個電話把我從睡夢中驚醒。
這麼晚的時間打來電話,讓我心中有一種不詳之感油然而生,我知道肯定與生病的母親有關。
果真如此,大哥說:“母親估計不行了,神志有點不清,醫生讓我們趕緊回家準備後事。你明天抓緊時間回來吧”
我心中頓時有一種淒涼和孤獨無助的感覺,一夜裡滿腦子是母親的身影。
元宵節裡的思念
生命有時是如此的堅強,有時卻又是如此的脆弱。就像曾經的母親一樣,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楷模。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日,兒子過十歲生日的時候,母親和哥哥姐姐們一道從老家趕來祝賀,並且隨身帶了一個包裹。
以前,她身體硬朗的時候,我曾多次讓她到我這邊來住。
可她總是不願意離開生她養她耕耘一輩子的土地,什麼家裡有雞還有小狗沒人照管。我知道這只是「藉口」,她真正的原因是不想離開老家,這麼多年她已習慣了一個人住。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回去看看她,陪陪她,以減少心中的愧疚之感。
十八歲那年,我從一所中專學校畢業,因為工作的緣故,不得不離開家鄉淮陰到連雲港來工作,自然也無法長時間在她身邊。也許讓她按自己的意願去安度晚年,也是對她最好的尊重。
母親生性堅強,在我五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了,是她帶著我們姊妹五個一步步走過來的。並且先後有三人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學校,又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這在我們那個村子裡還是從來沒有過的。
對她的恩情註定是我們一輩子也無法得以報答的。
她在我這邊的時候,一點點也看不出她有病的樣子。
那時,也是我工作最忙的時候,每天為了業務,早出晚歸。說實在的,陪她的時間並不多,只有在雙休的時候,有時會陪她聊聊天,敘敘陳年往事,現在想來真是一種無法挽回的遺憾。
國慶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母親說要回去了。
我勸她再住一段時間,等不忙了,帶她去附近的花果山、大海邊等地方好好轉轉。顯然,她意志已定,我只好送她回去了。
元宵節裡的思念
讓我更沒有想到的是她回家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生病了。
開始是肚子經常莫名的痛,姐姐以為是她的老毛病肺氣腫犯了,買藥給她吃,效果不好,最後不得不住院治療。
經過醫院一次次的檢查,發現儘管癌細胞指數很高,奇怪的是卻始終未能發現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兩個多月後,醫生已失去了信心,多次跟哥哥姐姐說住院治療已沒有什麼效果,建議回家做保守治療。其間,我請假專門回去了一趟,拿著醫院拍的一些片子和相關治療資料去省腫瘤醫院找專家看。
專家回答是必須破腹取樣本化驗,然後才能慢慢地確定病因。同時也說了,估計歲數大,受不了。
就這樣,母親住到了大哥家裡,每天掛點消炎液,吃點藥。在此期間,哥哥從網上買來了一些偏方,熬中藥給母親喝。一段時間,母親精神很好。春節期間還去超市買些自己喜歡的糕點、糖塊來吃,初五我過生日的時候,還專門透過手機影片給我送來了生日祝福。
我很是高興,以為母親就此逃過了一怯。
後來,想象也許不過是人死之前的一種「迴光返照」。
母親最終還是沒有熬過去。
元宵節裡的思念
正月十六的早上,我們一家三口從連雲港回到老家,老三一家四口也從靖江往回來。
待我見到母親的時候,母親已躺在了老家她原來睡的床上,掛著蛋白,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我上前打招呼,他還認得我們一家的每一個人,只是不能說話了。
看著母親的樣子,我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靜靜地坐在她身邊,心中充滿著無盡的自責與無奈,此時也許說什麼都晚了。
正月十七日早上十點的時刻,母親帶著無限的眷念離開了我們,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
作者┃孫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