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阿爾茨海默症

我也是很健忘了,常常說過什麼就忘記了,要做什麼也忘記了,有時候太過於關注什麼事情也是會因為太緊張而搞錯。我覺得自己不太可靠了,不能答應或者負責一些事情,因為怕忘記了。我明白可能自己心思有點單純了,恢復到了一心一意的狀態,不能三心二意,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我總想著心裡什麼事都沒有才好,心裡放不下事情,不能承受壓力的樣子。我有時候覺得這樣子挺好的,簡單,投入,一生只做一件事。

但是新近看了一篇小說,是家鄉礦區作者寫的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主要講述女人五十歲得了這個病,忘心大,還疑神疑鬼老公有外遇,跟別的女人打架,嫌人家勾引她的老公,或者像個小孩子一樣要人哄著......文中倒也說女人和丈夫是情深意重、非常相愛的。我想這怎麼生活變好了,卻是越來越多的人得這個怪病呢?雖然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但據我的認識和體驗,其實多半是由於操心過度、要求完美、受過刺激等身心俱疲而引發的心理自我調節機制的結果。文中的女人擔心的事情一定是發生過的,而女人其實是無法理解的,因為自己足夠好,很努力,丈夫還是有了外遇,而為了家的和平與聲譽,女人只能選擇忘記,因此壓抑了女人的真實心理,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可以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也可以真的表現本我、真我,還不被外人誤解,誰會相信一個病人說的話呢?

我有個姐姐也是健忘,一個人不能出門,家人都說她腦子有病了,而我卻感覺這只是她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在發揮作用。她五六歲之前,愛她的奶奶去世了,這使她失去了很多愛和力量;她二十六歲那一年呢,父親又去世了;兩個最疼她也是她最愛的人的離去對她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是她卻是不自知的,她只是一個人在支撐,因為並沒有一個真正愛她、和給她力量的人出現在她的生活中,丈夫也不是的。人若操心太甚,而付出很多心力和體力卻仍然沒有達到自己期待的結果後身體的應激反應就會出現,比如阿爾茨海默症。生病也終究是人缺乏力量的表現,再也受不了人世間的折磨,再也不能承受壓力的表現。其實人若是可以尋得力量的源泉,是能堅持不生病的,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可以找到自己的真愛和力量源泉。那個真愛,是夫妻關係最好了,但不是這個關係的比例會更大一點,即使這樣,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真愛的,心靈相通,高山流水的知音,只可遇不可求。真愛出現的時候,人也應該是可以感覺得到的,因為這種愛並不是佔有,而是為你好,是成全。

一個人把自己的能量毫無保留都貢獻出來,但是事情仍然不圓滿,自己的心力也得不到補充,那麼生病就是必然的。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不過是人對現實生活的失望,無非是一種想要完美而沒有達成,自己也沒有能力去負責任的一種逃避或者是完全失望。這不是因為這個人不努力,他一定是努力過了的,而且比別人更加努力的,但是生活的回報太吝嗇,他不能承受了才會生病,變得老年痴呆,記不得很多事,這樣就可以被照顧,只記得自己最關心的事,而且毫不掩飾了,比如小說中的女人懷疑丈夫有外遇,她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就是懷疑的,但是卻沒辦法表達,一旦生病就可以了,雖然不合時宜和道德規範,但是這是病,那麼一切就都可以被接受了。

我想說得這個阿爾茨海默症,終究是心理的病,長期的壓力,長期的情緒得不到釋放引發的。因為這樣的人潛意識就想活得輕鬆一點,再也不想負擔,活得簡單,忘卻生活中的煩惱,想讓人關注的。人的很多病,都是長期得不到愛,長期的負面情緒得不到疏解的結果,人一生病,便理所應當得到家人格外關注,可以什麼都不考慮了,完全被照顧了。過去負擔太多,一生病什麼擔子都可以解脫了。

我的健忘症也挺嚴重的,但我想我不屬於這樣的情況,生活於我壓力也是很大的,但我卻一直在反思,我似乎到達了一種全盤接受生活給我的一切的水平,無謂悲喜。很多時候健忘和遺忘也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什麼都忘掉了,人也就輕鬆了,腦子裡也放鬆了。我的丈夫就是這樣子,什麼都記不住,什麼都不必負責,挺快樂的。

阿爾茨海默症終究是人體長期負面情緒的結果,看重的,努力的,生活卻總是回報失望,無論怎樣努力,付無可付了,還是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而且沒有能量補充,便生病了,生病也就解脫了。其實任何疾病都是某種心理長期得不到滿足的必然結果,人若能體察自己的情緒,該是會避免很多疾病的吧!死亡,就是情緒的完全爆發,既然不能滿足,早一點死亡便早一天解脫,這可能是身體的智慧,是身體給靈魂的徹底解放。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婚姻中出現第三者,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