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家裡的湯圓買的加單位發的搞了一大堆。老公對婆婆說:“把湯圓給你的老麻友們拿幾袋去吧,咱們也吃不完。”結果婆婆卻說:“前幾天我們一起買菜都是我付的錢呢!”言外之意就是我付出了還沒得到回報,怎麼能接著付出呢?我和老公默默的相視一笑。
絕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心理,那就是付出了一定要有回報,付出了就應該得到尊重、感恩、愛戴。但事實確實如此嗎?恰恰相反,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看見對別人的付出無動於衷,甚至惡語相向的例子。孫儷資助的大學生就是大眾眼中典型的白眼狼。但與其說是白眼狼,不如說這就是人性。別人給了你一萬元,你挺開心,但當你聽說他給了另一個人兩萬元,你立刻就不開心了,甚至開始嫉妒、怨恨,這就是人性的自私、貪婪,不懂感恩。
忘記感謝恰恰是人的天性,天性就是天性,很難改變。如果我們付出了,卻因為沒有得到感謝、感恩、回報而憤怒、痛苦,那我們付出的意義何在?
戴爾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寫道:基督耶穌在一下午使十個癱子起立行走,但是有幾個人回來感謝他呢?只有一個,其餘九個都跑的無影無蹤。而我們給別人的恩惠怎能抵得過耶穌,得到的回報又怎能更多?
理解人性,付出要有準則,回報與否更要順其自然。付出後不要奢求把快樂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感激之情上,那無異於自尋煩惱。要追求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就要捨棄別人必須感謝自己的念頭,而只享受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英國的一位學者說過:“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如果你的付出得到了感恩,就當作三生有幸,如果沒有,就坦然接受人性吧!畢竟,與他人憤怒於自己是無益的。
當我們理解了人性,就會不糾結,不擰巴。而且還會逆人性的懂得去感恩,去讚美。還會對自己的孩子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當孩子給你一塊餅乾,不要拒絕,不要簡單的認為這僅僅是一塊餅乾,其實這是孩子給你的愛,我們要接受孩子的愛並表達感謝。這樣孩子長大了才會懂得付出,才會理解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才不會變成一味索取的啃老族,甚至不懂得感恩父母的白眼狼。人性固然難改變,但我仍樂觀的相信,如果在孩童時得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長大了一定會是一個道德品質健全,懂得感恩的人。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只不過人人都要獻出一點不求回報的愛,也由衷的希望得到愛的你也能獻出一點彌足珍貴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