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這件事做好了,其他事就容易解決了
黃玉嵐
我牽引頸椎的時候,脖子被吊著,也不容許看手機,耳朵卻可以“伸”老長。
邊上總有人把手機聲音放得很大,就大概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可能是影片吧,卻能聽出演員的聲音都很假,也是一個爛俗的故事:一個女老闆的手機被一個剛進城的農民撿到了,老闆想給那個人一份工作。
那人拒絕了,說他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做不了什麼事兒。女老闆不顧身邊女秘書的反對,堅持說:“你做人這件事做好了,就能勝任這份工作。”
做人是行走社會的根基。所有言行舉止,待人接物,賺錢工作,都是從這個根基上長出來的。能否長出長成一棵大樹,能否結出甜美的果實,都在於這個根基是否牢靠、有力。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是日本至今仍然在世的經營大師,他創辦的企業中有兩個已進入了世界500強。
他認為居人之上者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我讀過他寫的書《活法》,他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做人的基礎上的。
有做人的基礎,做事就容易得多了。都說做人做人,到底怎樣才是做人呢?都說三觀三觀的,到底什麼是三觀呢?
在《活法》這本書裡,稻盛和夫覺得做人很簡單:就是小時候老師和父母教給我們的。
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小時候老師和父母都教了些什麼給我們呢?每天他們都向我們叨叨叨的是什麼呢?
無非就是團結同學,多做好事,好好學習這些。做到這三點,三觀基本上就是正的。
濃縮一下就是善良,助人,刻苦。如果還有什麼別的,也大多包含在這些裡面。沒有老師和父母教我們從小就做個壞蛋吧。就這三點,已經夠稻盛和夫和我們用一輩子的了。
因為這三點裡有古今大哲學、人生大智慧,也有做人的大格局。
從這三點可以衍生出無數角色的正面行為。例如商人的誠信、互贏、打拼;職工的誠實、協作、苦幹;家庭的忠誠、依靠、發展等等。
還是說回小時候吧,只有善良、融入、有力量,才能團結同學、幫助別人吧。
而努力學習是要靠自律去拼搏、靠理想信念去堅持的。如果能同時滿足做到這三點,需要有更多的努力付出。
團結同學當然必須是善良的。
善良的標準就是能夠看到別人的努力和不易,體會到老師和家長的苦心,還能夠不嫌棄任何一個或殘或差的同學,也能及時學習別人的長處。
還會為別人著想,照顧別人的情緒、感謝別人的幫助。
這些,我們小時候做到了嗎?估計連很多成年人都沒學會,我也是最近幾年才學著這麼做“成年人”的。
做好事,就是助人。一味地傾其所幫助別人有時是“愚助”。
讓自己更加強大,才能給予更多人、更大的幫助。就是想要幫別人提高成績,自己也先得學習成績好才行啊。
為什麼要助人?我之前文章裡寫過:助人為“樂”,幫助別人,自己也會獲得最大的獎賞--快樂。
這是社會需要和自我感覺良好決定的。都說快樂不易找,其實也容易啊:用自己的特長去幫助更多人。
刻苦學習,就可以有超強的本領。
好成績是每個人天生必要的責任,對自己和家人的責任。否則憑什麼在社會上立足?讀書、知識、是我們參與社會生活、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價值(助人)的第一步。
上好的大學這一步沒走好的人,以後再修正就會很辛苦。沒有老師指導和小夥伴及平臺資源,也影響速度。
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專畢業。不要說工資始終低於大學畢業的人,就是學做事做人也比別人慢半拍。
我意識到這個弱點以後,孩子都有了。工作之餘,再去自學本科雖然很辛苦,但必須要做,遲了也要補。
所以,我現在遇到孩子,總讓他們爭做學霸,陽光的學霸。學習成績,的確是要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比只抓在老師手中更有動力。
讀書、好成績是硬道理。學習怎麼跟做人扯上關聯呢?
學習是要晝天白夜的,是要參與交流的,是要不恥下問的,而且,努力的樣子始終是超可愛的。
成績好了,反射到生活中也是光芒四射和正能量滿滿的。這不就是做人嗎?在社會上生活就容易些。
善良、助人、勤學苦幹這三點,也一定衍射到我們成年後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是具體行為的方方面面。
當然,我只是舉三點來說明,總體都差不多。村規民約,市民20條,價值觀裡,也貫穿著這三條吧。
你說你不懂,那就趕快拿過來讀讀,學出來的,才是自己。
願你始終好好學習,樂於助人,爭做工作和家庭中閃亮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