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今天開往重慶的動車上,我趁著動車靠站,手機有訊號的時候刷了一下微博,就看到一條熱搜,說是某地區的民政局情人節只辦理結婚,而來諮詢離婚的夫婦,都會被工作人員"勸和"。我有點難以理解,世俗的去理解也不難,但我不想。我只是想:

"如果我離婚的話就情人節去,多特別,多有意義啊",

"情人節不是要一定要在一起要戀愛,在這一天結束彼此的牽絆多好啊",

"愛情不是隻有結合的一面,也有放下的一面啊"。

向朋友打完這些字後,我突然想到,昨晚看到豆瓣推薦的情人節影單,不僅僅有《真愛至上》《怦然心動》也有《消失的愛人》《龍蝦》《藍色情人節》《完美陌生人》《苦月亮》《英國病人》,愛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這所有的總和起來才是愛情的不同模樣,每個人都應該明白應該正視,情人之間更應如此。

所以,其實當兩方無論是好好地過完一生或是選擇離婚分手,其實都是讓這段愛情有一個完整的結局,兩者似乎並沒有什麼差別,對我而言。

在影視劇裡總是聽到離婚或是分手就是結束了一段失敗的感情。我從不覺得這樣的感情是失敗的,只是停止了,而這不是失敗,因為兩人之間的愛情不代表“理應是永恆的”,沒人能賦予愛情這樣的羈絆,愛情也不想承擔。

愛情可以在某一個瞬間悄然發生,也可以在某一刻黯然停止,這是等價的。

而對於離婚,也不是結束了一段失敗的婚姻,婚姻相比愛情,更多的是多了一份責任,但你要知道,這份責任不是施加於你的更不是永恆的,這份責任是你選擇的,你既然選擇了結婚,你就要做好負責任的準備,而在彼此真的無法再繼續的時候,你也要知道婚姻是你選擇的,而不是施加於你一生的,所以你要跳脫出來看,離婚或許是最正確的選擇,你還有愛情可以發生。而在我看來,往往是那些跳脫不出來的婚姻,才是真正失敗的婚姻,彼此只有怨氣,慢慢到後面誰也不管誰,就只是讓生活這樣下去。

可我無法否認他們,也不是批判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在他們看來,個人對愛情的追求對自己這個獨立個體的追求似乎毫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了彼此可以照顧,重要的是這個家還在就可以了。

可是,也說不定,他們只是不敢跳脫出來,他們不知道在這個社會里,一個離婚的人可不可以找到比現在更好的感情狀態,他們不敢嘗試,因為他們害怕同時他們也默認了答案是"不可以"。對於這類人我更不敢多說,因為我不能保證我遇到同樣的選擇我就一定能跳脫出來。

所以我經常感到困惑,不僅僅是今天討論的這個問題,而是困惑這個世界為什麼總是在某些方面讓我不解。小時候,我總是憤怒的,我覺得有些事的邏輯很奇怪,有些人更是難以理解,而這樣的事或人總是大多數。可是現在我不憤怒了,只是困惑,找不到答案,也自認終其一生也或許都是無解題,所以有時候就不想了,逃避就好了,就是"我看不見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不存在的"。

就在動車到站,這趟列車所有的乘客都蜂擁而出的時候,在這眾多人中,我總是感覺得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我對世界的困惑,世界根本接收不到,更無法給我解答,只會覺得我們吵鬧。

所以在人群中我喜歡戴上耳機播放音樂,準確地說,只要是單人"旅途"五分鐘以上,我就會聽歌,這讓我能夠逃避,避開人群,避開這個世界,房間對我就像是庇護、安全堡壘,而一旦出門,我就不行,感覺就像暴露了,所以音樂、電影對於我就像是一道任意門,讓我穿越,讓我忘掉自己的事情,沉浸於音樂、電影給我的故事,我會跟著他們喜怒跟著他們思考或者去想象自己的故事,或者說就是白日做夢。

扯遠了,還是昨晚,電影頻道在放《史密斯夫婦》,第一次看還是小學時候,當John和Jane分別開車駛向他們的“離婚局”時,即使他們已經互為敵對,John依然問Jane知不知道他第一次看見她是什麼感覺,“ You look like Christmas Morning”,多美啊,就像聖誕節的清晨。而在這個情人節的夜晚,我扼殺了我曾經對愛情純真美好的幻想,我只期待愛情每一個不同的模樣,而這份幻想的墓誌銘會寫到“它陪著它的主人成長了好幾年呢”。

2019年02月14日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飯局上收穫人脈,依靠的不僅僅是喝酒,更需要懂得這3個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