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今天是元宵節,也就是傳說中的正月十五。網上有個段子,說假期結束返工後,領導的重要決策總是在正月十五後才頒佈下來。確實,以往在農村,過完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過完年,也就意味著很多在異鄉打拼的打工人,又要告別故土,踏上征程,開啟新一年的打工之旅了。離別之際,讓打工人心酸的不僅有父母蹣跚的背影,還有孩子悽慘的哭聲。

所以,作為一個資深的打工人,對公司也忠誠,對孩子也依戀,既有前程要奔,又有家人要愛,走也不捨,留也不行,我不禁開始思考:悲歡離合總無情,打工人踏上返工之路前,該如何跟有分離焦慮症的孩子溝通離別這件事。

因為幾天前,我和我的寶貝小侄子離別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每每想起那天,因為我的離開讓小侄子一整天都焦慮不安、傷心不已,我就忍不住無限傷感。當時是傍晚的飛機,下午小侄子看到我收拾行李要去機場,就開始焦躁不安了。吃飯的時候,他一直問,二姑,你什麼時候走啊,你能不能吃完晚飯再走。我溫柔而堅定地跟他說,不行,那樣我就趕不上飛機了。接著,午睡的時候,他一直不肯睡,非要我陪在他的旁邊。我只好躺在他的旁邊,可是他依然不肯入眠。他說,我要守著二姑,不讓你走。不知過了多久,突然睡夢中的我被鬧鐘吵醒,必須出發了。我立馬起身,小侄子見狀趕緊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我的手很快掙脫了他那稚嫩的小手,至今還記得那雙手的溫暖。我騙他說,我去下面拿個快遞,一會兒就上來。然後他信了,所以安心入睡了。結果等他醒來,我已人在機場。他發現我的行李不見了,開始嚎啕大哭。當時弟媳給我打來電話,我聽到他在電話裡面哭著說,二姑,你不要走,我要你回來。我說,要不我們倆影片吧,我給你看飛機,他說我不要影片,我就要你回來……聽到他那撕心裂肺的哭聲,我當時差點兒沒忍住就打道回府了……

再後來,我打電話回家,小心翼翼得問老媽,小侄子現在還傷心不。她說,哪能一直傷心下去,但是那天哭了一晚上,眼睛都哭腫了,哭得他媽媽都要吃醋了。

但是知道他現在已經不再因我的離別而傷心了,我心裡既感到寬慰,又有些失落。覺得才過了幾天,他就又把我這個二姑拋之腦後了。但是,我後來轉而一想,其實這樣也挺好的,因為我知道,當想念一個人,而TA又不能陪伴在你身邊的時候,那種滋味確實不好受。

所以我這幾天一直都在想,以後再面臨此種情況,我該如何跟他溝通離別這件事,讓他不至於那麼傷心難過。更何況我知道,在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肯定還會遇到更多類似的境況。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我想應該可以先跟他講一些古人離別的小故事。

在古代,古人們或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遊歷天下,或為了生計前程萬里奔波,或因官場不順背井離鄉。但由於科技不發達,交通及通訊方式受限,在那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年代,他們往往比我們承受了更多離別、思念的痛苦。那個時候,他們經常用寫詩的方式暢敘離別之情,安慰自己也激勵他人,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

唐代詩人王維的好朋友元二,為了一展男兒壯志,準備赴安西從軍。安西在什麼地方呢,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雖然當時唐朝與西域各國往來頻繁,那裡充滿了建功立業的機遇,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人情與內地大不相同。元二“西出陽關”,雖是“男兒立志出鄉關,若不成名誓不還”的壯舉,卻也不免將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然而臨行之際,王維還是以豁達的胸襟,在那篇《送元二使安西》中,用“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為我們描繪出餞行宴席上,倆人頻頻舉杯、殷勤話別的動情場面。因為他知道對於元二來說,有的時候,放棄眼前的繁華盛景,奔赴充滿未知的疆場,其實是另一種堅持。所以,唯有真誠地祝福,方能讓朋友滿懷信心,從容上路。

還有一個唐代詩人高適,也在送別友人的時候,先後寫了兩首詩,後人稱為《別董大》其一和其二。其中,前者因為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而廣為流傳。董大就是當時的琴師董庭蘭,在家排行老大,人稱董大。因為當時盛唐流行胡樂,所以他一直在圈兒裡知音甚少、默默無聞。其實,在送別董大的那段時間,高適自己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經常因困頓窘迫,連買酒的錢都沒有。即便如此,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還是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為自己的好友注入一股堅強的信念。

傅首爾在奇葩說中,談陪伴孩子,講了一個故事。說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問媽媽,為何總是沒時間陪他。答曰:因為家裡不富裕,媽媽需要賺錢養家。後來家裡經濟條件改善了,她卻更忙了。孩子又不解,傅首爾說,是因為媽媽不是光為了賺錢而工作,媽媽也有很多自己曾經的遺憾想去彌補,有自己的夢想要追求,想要收穫豐富而精彩的人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一直圍著你轉,圍著你的喜怒哀樂而轉,連親生母親都不一定能做到。當別人的陪伴,不能持續而穩定得提供的時候,學會釋然,學會理解,學會與自己獨處,學會轉移,找到自己的出路,非常重要。如果一直以受害者的情緒,把自己囚禁在被拋棄的那個黑暗的牢籠裡,只會讓陽光離自己越來越遠。

大家都認同,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什麼是延遲滿足呢?那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其實,讓孩子學會承受離別的痛苦,也是他這一生的必修課。既然遲早要修,肯定是越早越好。

既如此,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學會更加瀟灑得面對人生中的離別吧。與其因為怕孩子苦苦糾纏自己內心無限煎熬,所以偷偷摸摸等孩子睡著了再走,不如在離別之前,大大方方得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要離開,離開以後會如何繼續跟孩子保持溝通,以及下一次重逢是什麼時候……

最後,還要告訴孩子,你的牽衣頓足攔道哭,無法阻擋別人前進的步伐,反倒會讓他們添上離愁別緒,甚至懷揣內疚,無法放心,安心,亦有可能讓他們更想快速地逃離,因為誰都不想讓自己長久地處於一種低沉、消極的狀態,誰都想去奔向遠方的地平線,擁抱更美好的明天。

這樣的話也許很刺耳,但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元宵節的孤單有些說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