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不麻煩父母、不讓他們操心、讓父母放心,這樣就是孝順的孩子,可是最近卻發現有時候麻煩也是一種愛。
事情起源於過年老公從老家帶回來的一車子吃的,蔬菜、自家壓的掛麵、自家麥子磨的麵粉、還有各種生肉、熟肉,打電話跟我媽說起這事兒,我媽當時有些略酸的說道,“還是人家想的周到。”
再後來打電話,總感覺父母之間相互有些埋怨,我細問了下才知道,原來爸媽過年前也給我準備了一堆吃的,想等著我過年回家吃,可是後來因為公司的原因,沒能回去,而且他們不會發快遞。
我是農村長大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更關鍵的一點,爸媽對新生事物極度排斥。我爸能用智慧手機,是因為我和姐姐說這樣才能影片通話,他才願意學習的,而且我姐教了好多次,最後我給列印了一個教程,不過據說被嫌棄了。而至於快遞這種事物,我只能每次給他們網購都儘量買大些,因為他們絕對不會去寄件退換貨的。
我爸的手機裡不裝支付寶,不裝購物軟體,過年連微信紅包都搶不了,因為他不新增銀行卡。之前有一筆錢在爸媽那裡放著,本來說過年回家取,他們提前一個多月把錢取回來放在家裡,想等我回去再去銀行打到我卡里。考慮到他們不會匯款,想著網上各種老年人在醫院、地鐵口被要求掃碼時候的那種無助,所以我說先放著吧,就這麼一直放了兩個多月。每次打電話,媽媽都提起,我還是讓你爸去銀行先存活期吧,天天家裡放著,不放心。
這不,聽我說起婆婆準備的那些吃的,他們倆一致覺得,他倆啥也不會,什麼忙也幫不上
我是個相對省心的女兒,從初三開始住校,一直到大學研究生去了其他城市,在這個城市工作、落戶、買房,都沒用爸媽操過心,因為我以為這樣是體貼他們,可是透過這件事兒,我好像明白了,我所謂的體貼,無形中讓他們有種參與不進我生活的感覺,所以他們會多想。
昨天,我給我爸打電話,並把卡號發給他了,我說“爸,我急著用錢,卡號和姓名不一致的話錢是出不去的,所以不用擔心會到別人的賬戶上”。
一個小時後,我爸給我打電話問我收到沒有,我一查銀行卡,果然到賬了。老爸歡快的語氣讓我也受到了感染,反思一下自己,太省心了也不是好事兒,很多時候血緣的牽絆就得透過這種小麻煩來越纏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