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老公出軌了,夫妻關係降到了冰點,可朋友為了不讓孩子成為單親,堅決不離婚。待在不愉快的婚姻裡時間長了,讓她情緒變得越來越不好,最後把情緒全部宣洩在了孩子身上,動不動就怪孩子讓她失去了自由。
“要不是為了你,要不是為了給你一個完整的家,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這樣的話孩子從小聽到大。其實男孩從小到大都很乖,即便媽媽經常在他面前歇斯底里,他從不跟媽媽急,默默地在一旁任由媽媽發洩情緒。
直到高中那年,男孩中午放學回家吃飯,推開門看見家裡一片狼藉,宛如戰場,但他卻一臉平靜,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因為從小見得多,對這樣的場面習以為常了。他知道爸爸回來了,其實他已經快半年多沒看到爸爸了,沒有開口叫爸爸,只是很平淡地說了一句,你回來啦!爸爸拿上外套,說了一句:有事打電話,然後就離開了。
男孩走到媽媽房間,對媽媽說:這樣的日子你開心嗎?應該也過夠了吧?你跟他離了吧,我現在長大了,你不必再為了我這麼委屈地活著了……語氣柔和又平靜,看不出一點情緒。
其實在這段破碎的家庭關係裡,最受傷的是孩子。孩子會認為,媽媽的不幸全部都是我造成的,我就是阻礙媽媽幸福的拖油瓶,這個壓力和包袱怕是一輩子都卸不掉。
〝為了小孩〞不離婚,硬把爸爸留住,只為求一個完整的家?然而夫妻關係破裂之後,你強行維持的家,早就不完整了。
「“要不是為了你” 根本就是在情感綁架!」
小孩其實很單純,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要的就是父母好好愛著我,但父母之間有沒有很相愛、有沒有住在一起、有沒有睡在同一張床上,他會好奇但並不會特別在意,只要父母有持續的出現,愛著我、陪伴我、關心我,才是他們內心最關注跟想要的事情。
雖然離了婚,依舊還是小孩的爸跟媽,那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對孩子的責任,也不該因為父母的分離,就全部轉移到某一個人身上。
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心智的成熟、教育的薰陶之下,他慢慢也能體會到,原來婚姻不是代表永久,父母雖然無法在一起生活,但至少,他們對我的愛一點不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