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父母愛子女,分房分錢給兒女常又的事情。正常來講,分這個時候兒女應該善待父母,一起努力讓父母安享晚年。然而,今天這位講述者卻晚年清涼。

李奶奶今年72歲,兩老一輩子打拼,在二線城市購下了三套房子,老伴去年仙遊了, 李奶奶 於是把名下的三套房子分給了兒女,兒子兩套,女兒一套。

我作為一位社群志願者,偶爾會來李奶奶家看看又什麼體力活需要幫忙做的,印象中李奶奶跟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有三套房子,有兒子,有女兒,如今卻只能租住在這18平米的小單間”。

都說家有老人,做兒女的不應該外出太久,可是現在又的年輕人不願意跟老人住了,嫌老人。然而對於老人來講,最大的寬慰莫過於兒女的陪伴。

自從老伴走了之,李奶奶的狀況一天不如一天了,在別人看來,李奶奶應該是屬於幸福的那一類人,畢竟在城裡又三套房子的不多。然而各種心酸只又李奶奶一個人知道。

去年,走了一個老人之後,兒子和女兒都爭搶著要李奶奶跟他們住一塊。李奶奶在兒子家住一段時間,又去女兒家一段時間,算下來在兒子家的時間佔到一年的三分之二吧。一年時間來,李奶奶看兒女挺孝順的,於是把名下的三套房子過戶了,兒子兩套大點的,女兒一套小點的。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拿到這房產收租也罷,賣掉也罷,對生活質量都能又一個很大的提升。

分房之後,兒子讓李奶奶跟他住就好了,陳奶奶欣然答應了。可是時間一長,各種問題就出來了。

沒分房子兒媳婦對老人不如兒子關係,但是也給過臉色老人看。後面長期住兒子家以後,和兒媳生活習慣不一樣,陳奶奶對兒媳的一些浪費行為看不慣,說過幾次,後面兒子跟他談過話,兒子說,年代不一樣,您老不能像以前一樣要求我們啊,又些行為在您那一輩看來是浪費,比如為了家庭整潔丟掉一些用不上的東西,為了身體健康丟掉一些不是那麼新鮮的食物。李奶奶也是又文化的在事業單位上班的,也開明,想得開,慢慢的也不說了。

不過兒媳不滿意哦,原來兒媳覺得三套房子都應該給他們,小姑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跟這個家沒又關係了,不應該得到任何財產。加之,兒子結婚的時候,這個小姑是不同意的,新仇舊恨的原因吧,兒媳心中的怨恨轉移到了老人身上。

兒媳沒有直接出言趕老人出家門,不過說了,既然女兒分到了財產,就應該贍養老人,每個月給伙食費,這樣才平等。

女兒平時也又給錢李奶奶的,如此開口向女兒討要伙食費,陳奶奶不樂意,於是瞞著大家從自己退休金拿一部分出來交給兒媳作為伙食費。

但是事情還沒又結束,兒子生意出了問題,虧了不少錢。李奶奶提議將那套大的房子賣出去,填補兒子這次做生意虧的窟窿。兒媳堅決反對,說那套房子要留給孫子娶媳婦的誰也不能動,還要求老人把給小姑的房子收回來賣掉以幫助她老公渡過難關。李奶奶聽這話就來氣,呵斥道,房子是我她爸爸辛苦一輩子打拼得來的,我們給誰是我們的權利,女兒也是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再說了,大頭都給了你們了。

自這之後,兒媳就經常陰陽怪氣的對老人說話了,也不管老人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只顧弄自己愛吃的,又幾次弄的全是麻辣的菜,老人不吃辣的,只得自己煮麵條吃。

時間長了,吵鬧的頻率越來越高,李奶奶,跟兒子說要到外面租房子住。兒子起初反對的,理由是不想外面的人說他不孝。後來,兒子提議李奶奶去妹妹那裡住一段時間,可是這個時候已經不適合去小姑家住了,因為小姑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大了需要一間單獨的房間,姑爺的妹妹來城裡工作和小女兒住一間房,李奶奶再住進去的話就變得擁擠了。

老人一個人在外面住久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孤獨,李奶奶回想起過去,心中就很唏噓,在老人心中丈夫和兒女是她的一切,幾乎所又的東西都給了這三個人,走到人生的後期,住著18平的小單間,自己煮飯自己吃,現在還能動,再過了幾年動彈不得了,那該如何是好。

李奶奶,見我來看她,她很是開心,有什麼好吃的一股腦的全部倒出來,一個勁的叫我吃,吃,多吃。

李奶奶租住的房子,在女兒和兒子居住的地方的中間位置,開始兒子和女兒隔三差五能輪著來看看她,再後來可能都忙,也可能又其他原因,總之就是不常來了。現在大概三個月會又兩次探望吧,不是兒子就是女兒來,兒媳和孫子來得少。老人又時候想孫子了就去孫子讀書的學校等孫子放學,看一眼就走,也只能看一眼了,兒媳是不會讓她帶走的。

跟李奶奶聊天,李奶奶感嘆最多的還是那句話:“我又三套房子,給了兒子兩套大的,給了女兒一套小的,沒想到晚年淒涼孤獨一人住這個20平的房子終老”。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宣洩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