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婆媳矛盾,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委屈要說。受到婆媳矛盾影響最大的不止有女人,還有男人。
婆媳矛盾尖銳,婆媳相處劍拔弩張,無論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會憋了一肚子的氣,感到生活不如意。
婆媳矛盾尖銳,男人就成了風箱裡的老鼠兩邊受氣。護著老媽吧,老婆抱怨自己不幫她,認為自己欺負她,可能會妻離子散、走向離婚的結局;護著老婆吧,老媽一頂不孝的帽子扣下來,自己就要遭到輿論和良心的指責。
在現實生活中,偏袒母親的男人大有人在,這樣的男人很難經營好婚姻。然而,也有不少男人不管誰有理都站在老婆這邊,甚至縱容老婆對自己的母親不好,讓生他養他的母親受盡委屈,這樣的男人也難以處理好婆媳矛盾。
作為丈夫,讓妻子不受委屈是你的責任,作為兒子,孝敬父母也是你的責任。
“為了做一個好丈夫,我處處順著老婆,對她不孝敬我媽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保住了家庭。我自認做得很好,可是,兒女長大後,都認為我不孝,還說要模仿我,都不肯照顧我們。”
7年前,老婆讓我媽撿垃圾為生,7年後,兒女指責潘先生:“別指望我們伺候你”。
提到子女的態度,潘先生就覺得自己無比委屈,不知道自己錯在了何處,居然遭到子女如此對待。
01.我媽刀子嘴,我老婆脾氣火爆,婆媳隔三差五就吵架;潘先生的母親唐阿姨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嘴上不饒人,實際上心腸並不壞,這點周圍人都知道。
就拿對待兒媳婦來說吧,由於潘先生的妻子家境比較貧困,父母又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因此,唐阿姨不願意接納這個兒媳婦,擔心她的原生家庭會作妖影響到兒子的生活。
由於潘先生娶妻的態度十分堅決,唐阿姨無奈之下答應了這門婚事。
結婚之後,唐阿姨不僅伺候兒媳婦兩次懷孕生產,而且在潘先生家住了12年,將潘先生的一兒一女帶大。而潘先生的妻子除了工作外,把大量的休閒時間放在了打麻將上,家務活全部丟給了婆婆做。
“我媽刀子嘴,難免會嘮叨我媳婦幾句,我媳婦脾氣火爆,聽不得不順耳的話,只要我媽一嘮叨,她就跟我媽吵架,然後讓我評理。”
02.為了保住婚姻,兒女長大後,我把母親送回了老家;婆媳吵架之後,讓潘先生去評理,要是潘先生幫著母親說話的話,潘先生的老婆就要帶著孩子去孃家,除非婆婆親自打電話道歉,否則她就不肯回來,還不止一次說出了離婚的話。
隨著婆媳矛盾的升級,潘先生的媳婦看婆婆越來越不順眼,加上小女兒已經快要上初中了,不需要人帶了,因此,潘先生的媳婦藉著一次口角的機會,要求潘先生送婆婆回老家。
一邊是母親,一邊是老婆和兩個孩子,潘先生左右為難,最終,他抱著“我媽又不會怪我”的想法,把老媽送回了老家。
母親走後,家裡清靜了許多,潘先生認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我媽年輕的時候靠種地為生,也去過城裡做保姆賺錢,從未交過社保,因此,她沒有養老保險,手裡最多有一點兒積蓄。”
有一次,老家的親戚來城裡辦事,去潘先生家做客,道出了母親的真實處境。
“你好歹在大城市裡有了工作,還買了房,怎麼連贍養母親都做不到?你媽靠撿垃圾為生,吃的喝的穿的都是周圍好心人送的,你知道嗎?”
潘先生才瞭解到,妻子並沒有按時給婆婆打錢,就算是打錢,給個幾百塊錢就算不錯了。潘先生質問妻子的時候,妻子又哭又鬧,又是訴說家庭經濟壓力大,婆婆不需要多大花銷,潘先生覺得也有道理,就沒有強行要求妻子。
就這樣,潘先生的母親在老家住了7年,靠撿垃圾為生,潘先生卻不敢吱聲。
04.我跟老婆想住兒子家,兒女一番話,讓我們啞口無言;潘先生的母親最後的時光是在養老院裡度過的,錢是兒子和女兒出的。
潘先生的一雙兒女有經濟實力後,選了一家養老院,將帶他們長大、視他們為心肝寶貝的奶奶送進了養老院,讓奶奶順利地度過了最後的三年時光。
女兒出嫁後,看著空蕩蕩的屋子,潘先生夫妻覺得無比寂寞,於是他們收拾好了東西,想搬到兒子家居住,不料兒子將他們拒之門外。
潘先生大罵兒子不孝,被兒子一番話噎得啞口無言:“不孝?這兩個字你們也有臉說?奶奶撫養你成人,幫你帶大了孩子,你是怎麼孝敬她的?就是讓她撿了7年垃圾?那我也讓你過這樣的日子如何?我不孝?我只是跟你們學的!”
女兒也把父母訓了一頓:“爸,但凡你態度強硬點,我媽也不敢這麼對待奶奶。奶奶白養你了,白對媽這麼好。”
最終,他們夫妻倆只好繼續住在自己的房子裡,過著寂寞無比的日子。
05.調節婆媳矛盾,不是讓你完全站在老婆那邊,不問是非。很多男人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自己只要凡事站在老婆這邊就是一個合格的男人。實際上,你要做到的是幫理不幫親,不拉偏架。如果你老婆受了委屈,你需要給她主持公道。如果她犯了錯誤,你也不能繼續縱容,熟視無睹。
要想調節婆媳矛盾,男人最好做到3點。
第一,別讓婆媳住在一起,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
距離產生美,婆媳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子她們就不會看到太多讓自己不滿的事情,就不會總是越界干涉對方的生活。
第二,自己主動承擔起孝敬父母的責任,別推給老婆;
孝敬父母、伺候父母是為人子女的義務,不是配偶的義務,配偶是幫手,不是主要負責人。作為男人,你要主動承擔起孝敬父母的責任,別推給老婆。
第三,幫理不幫親,要憑道理說話;
當婆媳發生矛盾的時候,你要拎得清,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從道理上去評判這件事情,而不是拉偏架。對待老婆,你不能忽視她的感受,也不能過於寵溺。如果她犯了錯你不加以制止和警告,她只會氣焰更加囂張,做出對你更加不利的事情。
末那大叔說:
“我見過太多婆媳關係和睦的家庭裡,都有一個明事理的丈夫。不喊著“她是我媽”,而要求妻子妥協;也不袖手旁觀,任由兩個人劍拔弩張。婚姻的大多數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
處理婆媳矛盾,要講究技巧,要講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