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結一波來自星球的碎片分享:
1/ 性別
現在覺得,對男性而言,對女性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把她當成女的,而是當成一個人,沒有性別之分,這個時代多著女性比男性更強更能賺錢。
有時候男性總是想著就要主動請客,這種思想潛意識就是認為,她是女的,地位比我低,所以我要請她。
對於現在獨立女性來說,很多人想的都是憑什麼是你請我,我才不想欠你這份人情。
這也能看到,越發達的國家,男女之間AA的現象就越普遍,而且女性地位也更高。
當然,這一套觀念對於很多人還是不適用的,畢竟很多人找物件還是要看經濟實力,甚至能養得起自己,雖然獨立女性也看經濟實力,但並不是指望養我,而是要配的上我。
2/ 積累
如果不考慮顛覆性的創新和天賦異稟等個別事件,大部分人最強的壁壘是積累。
很多看不到積累的重要性,也是因為看到了太多最容易看到的個別事件,並且也看不到別人長期積累才帶來厚積薄發的結果。
而且更偏向於相信對方背景好、環境好、運氣好... 所謂把別人的成績歸於環境,把自己的成績歸於實力。
有了這種不能改變的先天優勢對比,造成的傷害,索性放棄積累,造成更大的差距。
3/ 賺錢
有人總喜歡拿李嘉誠和馬雲比,拿不同時代的人對比,沒啥意義。
李嘉誠的時代最賺錢的方式就是地緣紅利,如果李嘉誠生在這個時代,他說不定就不會搞地產了,而是追逐網際網路這個更大的風口,這個更賺錢呢。
反之馬雲出生在李嘉誠的時代,連網際網路都沒有,可能也去搞房地產了。
商人的嗅覺是哪裡有錢賺有需求就去哪裡,不是哪裡能造福人類就去哪裡,但一般來說都會有無形的手推動社會發展。
只不過出生年代不同,當時被人罵著掙錢,現在網際網路就能站著掙錢了。
當然李嘉誠可能也不知不覺有隻無形的手導致了高房價,馬雲也導致實體經濟生意差了。
李嘉誠更像是投資家,主要投資為主,馬雲是實幹家,本質上這兩者都在推動社會發展,金融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有本事沒錢,有錢沒本事,交換價值了才大家都賺錢。
至於推動是好是壞,也只能由上面的zf來完善制度進行控制了,限制大家只能用能幫助社會的方式賺錢,商人自己管得很少。
正如李嘉誠說自己就像你家旁邊的普通老頭,他們只管賺錢。
其實不僅是商人,我們每個人普通人都是如此,只不過你沒碰上這個機會,算了而已,有機會在你面前,你大機率會和李嘉誠做出一樣的選擇。
人總是喜歡在比自己厲害的人身上找各種黑歷史,藉此撫慰弱小的心靈。
4/ 表達
說話表達能力真的不容易,大部分人沒有經過刻意練習、職業需求、或者銷售業混過,拍拍影片號會發現,說話都是沒有感情、不流暢、沒有肢體語言等等毛病。
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表達訓練,在應試教育中也沒有專門練習,最多也就是朗誦,但把朗誦用在生活的當中也會不自然。
大學裡面也挺多需要演講的地方,但是也不是給你練習的,是預設你就會的,所以大部分人都很緊張也講不好。
再往下說,表達能力又是極為重要的,任何職業做到後期,想得到更好的發展,都不僅僅只是在技術和專業上,而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在面試、談生意、談加薪等等都需要用到。
而你說話卻吞吞吐吐、沒有邏輯、沒有感情,很多時候第一印象就被別人否決了,不管你能力多強,表現出的實力不匹配也沒辦法,可能你還會抱怨懷才不遇,實際上就是你的表達能力給人感覺是個渣渣。
現在有個影片號給我們有機會拍拍挺好的,說不定還能賺錢。
從第一條影片我自己看得都很尷尬,到現在也慢慢開始有點感覺了,其實表達能力也不難,比起很多技術和專業都要簡單很多,無否也是熟能生巧的事情,和寫作差不多是一回事,數量才是最重要的質量。
有一個叫木桶理論的道理,你的發展取決於你的短板,如果你的短板太短,不論長板多長,最後水都會漏出去,所以重要的是短板。
我更願意相信的是新木桶理論,也就是說你的發展取決於你的長板,你可以把木桶傾斜,這樣就算有短板也不會漏水,重要的是長板。
這兩個理論都有一定道理,我覺得可以混合使用,有些短板我覺得是一定要掌握的,這個是符合木桶理論的,例如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情緒控制,這些很弱,就真的會影響長遠發展,屬於雪中送炭。
有些短板卻不是說非要掌握,又符合新木桶理論,例如社交能力、不會做飯、運動差等,當然有的話肯定屬於錦上添花的。
5/ 突破
以前一直都覺得自己挺聰明的,越長大發現自己越笨。
原來當初所謂的聰明,是對比起所做的事情,當初一直在選簡單的事情做。
長大發現自己笨了,因為一直在挑戰難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挺聰明的,多數意味著他現在做的事情太簡單了,對比起自己能力的話。
就算是智商120的人,如果他是在追求進步的,但肯定也會覺得自己很笨,因為他在挑戰著智商130或以上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長期覺得自己很聰明,那隻能證明他一直都沒有進步,在做著120以下就能做的事情。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最容易掉入這個陷阱,他們害怕被別人說不聰明、害怕被否定、害怕身上聰明的光環消失了。
所以就算他們原本能力很強智商很高,但他們一直都在做著能夠讓他們看上去保持聰明卻沒有難度的事情,長期下來,就會被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慢慢超越。
6/ 時間
談到如何省時間,花錢買時間呀,很多人覺得一定要有錢才能花錢買時間,這是不對的,生活無形之中做的很多事情都在花錢買時間:
你去餐廳吃飯,不用自己煮;
你交物業費,樓下環境不用自己打掃:
你搭地鐵,不用自己走路;
你買衣服,不用自己織衣服。
很多的消費都是在花錢買時間,只不過太平常不過了,你感受不到。
等你稍微有錢一點了,你就會把花錢買時間做的更加極致,例如秘書、司機、請員工。
所以本身還要看你口袋裡的錢能不能應付,花出去的錢所省來的這段時間,能否帶來更大的價值。
例如老闆請司機,也許在車子裡不用開車就能談成一個百萬生意,或者請秘書,留給自己更多戰略的思考。
總的來說,不是要隨便花錢買時間,而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更有價值的人,你時間價值單位很高,你自然而然就不捨得花時間去做瑣事,而是交給其他人做。
7/ 堅持
無腦堅持是好事,但堅持到了一定地步,就不能單純為愛發電了。
你要問問自己堅持了這麼久,這樣東西為你提供了什麼價值。
讀了好幾年書了,發現沒怎麼改變,那真的要檢討下,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來教你怎麼讓讀書變得有用。
8/ 閾值
主動選擇生活看的內容很重要,反正都不吃力,畢竟是被動吸收,你也可以不去理解,但已經會對你的快感閾值造成影響。
例如刷抖音和看課程,前者會讓你更不想讀書,後者會讓你容易去讀書。
背後的邏輯就是快感閾值,抖音把快感閾值提升得太高,所以很難去進行中快感閾值的讀小說。
無聊的課程是處於低快感閾值,再去進行中快感的讀小說,會輕鬆非常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