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由價值觀決定,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又是由學識決定的,“想不開”是學識不夠而導致價值觀的混亂,當你持續不斷的學習,用理論概念來修正鞏固建立你的價值觀時,注意力一定會全用在這上面,而對於那些沒有用的事自然選擇漠視之,此刻,能不淡定嗎?性格能不好嗎?
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的性格是長期自我選擇積累的結果。
我的思考:
近兩年明顯脾氣好轉,人也淡定了許多,這得益於持續不斷掌握知識概念,又與經歷結合深度思考後的結果。
對正與反,美與醜,善與惡都有了系統邏輯上的判斷以及深層次的認知,這些認知又在生活實踐中獲得了正向反饋,脾氣能不好,人能不淡定嗎!
但同時清醒地知道,還有許多問題缺乏正確的認知,比如愛表現,虛榮和自我中心。
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問題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比如愛表現是弱小者的特性,他們常常缺什麼就努力裝出不缺的樣子,明明讀書少卻總愛咬文嚼字,怎麼辦?好辦,變強大了自然就不愛表現自己了,因為別人都能看到呀,還表現個毛呀。
虛榮來自於比較,我要穿的比他好,我要開的比他好,我要住的比他好……,要知道你為什麼贏不了?那是你絕大多數時候是拿自己當下去和別人積累多少年的東西比較,能贏嗎?
解決的辦法就是積累,我們不拿沒積累的現在和別人有積累的現在比,而是拿未來有積累的自己和別人有積累的現在比。
自我中心無疑就是自大,自話自說,最終轉換為三個字就是“我更好”。
其實我理解的自我中心應該是這樣的: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一點念頭都不要有,就要像太陽一樣自顧自的發熱發光,這期間有的人擁抱,有的人覺得溫暖,有的人覺得刺眼灼目,有的人躲開,不要緊,一顆種子在破土發芽之前沒有任何跡象,是因為沒有達到那個時間點,你就自顧自的成長吧”,
哈,多好的解釋呀,瞬間覺得“自我中心”這四個字也沒有那麼不猥瑣低下了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