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的這句臺詞想必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理解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這似乎是個符合我們常識的理解,但細細想來,它存在兩個漏洞:第一,想得多少怎麼衡量,想到什麼程度就可以開始做,是否指明瞭思考的方向;第二,做的方式用多少衡量太寬泛,缺乏可操作性。
接下來,我們就第一個問題提三點建議。
第一,瞭解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學。我們都知道,人的性格和心理會隨著個人成長和環境的改變,這是從出生以來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而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卻經常停滯不前,這就會出現認知偏差。
瞭解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讓它們二者可以與時俱進。
對於心理學的學習,可以從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入手,學習關於自我概念、自尊、態度與行為的相互影響等方面的知識。隨後可以延伸到人與人之間感受和行為的相互影響,從而對心理學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思考的習慣,會思考和憧憬自己的未來。不過心理學的知識會引導我們更留意自己性格上的不足之處,思考自己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因,從而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看見真實客觀的自己。
第二,面臨選擇的時候學會做排除法。這是個選擇很多的時代,我們對漫天的資訊往往會無所適從,這個時候可以試著反其道而行之,排除自己討厭的選擇。
這裡的討厭可以是行為,言語,價值觀,但說到底是內心的討厭,不是停留在嘴上的。明確了它們之後,我們內心深處所認可的價值觀就會呈現出來,而這個時候的選擇,雖然不是最客觀的,但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第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已獲得的成績中再往深處挖掘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興趣愛好,這裡有個小技巧:統計一天花在各件事情上的時間,那個時間較多的,往往裡面藏著你的喜好。
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銷售,那交際能力肯定不在話下。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它所在的行業的選擇,銷售產品的選擇,這些都隱藏著自己的心之所向,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仔細挖掘了。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而只有出發前仔細思考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才可以收穫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