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其實人這一輩子,80%的社交關係都沒必要去維持。

為什麼提出這個觀點?是因為我越來越覺得,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累,除了工作本身,更多的則是一種“無效社交”

如何區分有效社交與無效社交?

你是打柴的,他是放牛的,你們在山坡上相遇,兩個人聊了半天,他的牛吃飽了,你的柴呢? ——這叫無效社交

你是打柴的,他是放牛的,打柴人今天一無所獲,但是透過與放牛人聊天,知道了東面的山上柴樹多,西面山上有個懸崖,路不好走,第二天收穫滿滿回家了。——這叫有效社交

現在社交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人們透過社交結識朋友,發展自己的事業,良性社交對人非常有好處,可是有的社交根本沒用處,而且浪費時間,甚至於有的社交帶來負面效果。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也許因為這句話,許多人總不忘到處留電話、要電話。曾幾何時,不少人把要到別人電話或合影當成炫耀的資本。

所謂“人脈就是錢脈”,是最大的謊言。

什麼叫人脈?能對你起到實質性作用的才叫人脈,現在的人都不傻,大家都很現實,不會有誰在感情不到位、回報不夠的情況下白白地幫你。

只有關係平等,才能互相幫助。

很多社交併沒有什麼用,看似留了別人電話,卻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僅僅是白打了一個電話。因為你不夠優秀——雖然很殘忍,但誰又願意幫助一個不優秀的人呢?

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社交、去認識那麼多人才能為我們帶來成功的機遇嗎?

社會學家博恩思希有一個著名的理論——1:25裂變定律,即:你如果認識一個人,那麼透過這個人,你就有可能再認識25個人。

戴爾卡耐基也說:“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佔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

話雖如此,事實上我們都高估了自己的人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儘管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我們所謂的“人脈”實際上不過只是一種“交換關係”。

在社會上,如果做不到“公平交換”,那麼,你最終不過只是對方的負擔。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交換行為本質上就是一種“無效社交”。

在《請停止無效社交》這本書中有這麼一段話:

“你忙於交際,頻於應付,雞同鴨講的尷尬無處不在。

你為了別人的歡笑而奔波,又為了別人的肯定而犧牲自我,你的人生彷彿都不是你的。

其實,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無謂地蹉跎光陰。”

再看看這些剩下的人裡面,你提出借錢、尋求幫助,能不拒絕你的,又有多少?

真正活得舒適的人,是懂得享受獨處時間的人。

其實從前的我也會為了所謂的人脈,賠著笑臉去參加一些並不喜歡的場合,偶爾說一些違心的恭維話,為了撐一下“場子”,強迫著自己喝酒,最後吐得七葷八素,好幾天都緩不過來。

可是我越長大越發現,這些委屈自己的行為根本不能換來同等價值的人脈,反而還不如自己在家,看看喜歡的電視劇,玩玩遊戲,做點美味的飯菜,讀一本好書。

至少,選擇後者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寧靜。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社交的本質也正是從自己出發。

社交的意義,無非是有兩樣:一、獲得精神上的陪伴,二、獲得物質上的交換。如果兩樣東西都換不來,那麼社交就是毫無意義的,也就是無效社交。

人生不過短短几十載春秋,與其在無效社交中蹉跎,倒不如學會獲得社交自由、減少壓力。

作家劉同也曾說過:

“以前覺得取悅了別人才能成功,現在發現只有做一個更真實更投入的自己才是有可能成功的前提。”

希望你放棄那些無用無效的社交,努力提升自己,才能讓你的世界變得更大。

同時,請相信世界上存在美好的友情,存在於彼此的內心深處,請你安靜地守護這份友情。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健全的宮原佳苗嫁給殘缺的尼克胡哲,“剩男剩女”們會想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