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故鄉來漢口謀生定居已十七年有餘,在我的記憶裡,唯有一次回家過了一個元宵節,我的故鄉是鄂北的一個美麗的大村莊,在我的故鄉,過元宵節叫“過十五”。我們的孩童時代,故鄉“過十五”很是熱鬧,正月十四開始,家裡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十五吃的食物,正月十五的早餐是和除夕的早餐一樣隆重,母親早早起來,弄好飯菜,首先像除夕早上那樣祭拜祖先,點上蠟燭,燒香跪拜,燃放煙花爆竹,請祖先喝茶喝酒吃飯,和祖先說說自己的心裡話,說說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望,也祈求祖先對一家人的護佑,那儀式是正規而虔誠的,敬了祖先後,一家人就可以開始喝酒吃飯了,多少年來,我的母親總是一個人在狹窄的煙霧繚繞的廚房裡將準備好的菜一碗一碗的端到桌子上,滿是喜悅的喊我們坐好,說:“過十五了!”,母親都是提前把所有的菜準備好了,開飯前再在鍋裡熱一下,這樣就很快能夠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過十五”了,這是我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才弄明白為何過年“過十五”時,母親做菜為什麼那麼快,也明白了,為何頭一天的晚上總有母親一個人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小時候,我們盼望過年“過十五”,過年“過十五”,熱鬧還有好吃的東西。
“正月十五鬧元宵”,我的故鄉在元宵節也很熱鬧,敲鑼打鼓,舞獅子,踩高蹺,划船等娛樂活動將正月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村裡的孩童們跑啊跳的,熱鬧不已,這些活動的開展是有講究的,舞獅子舞到哪家門口,哪家就要燃放炮竹,在自家門口擺上香菸和食物虔誠的迎接,活動首先是從村裡德高望重的人家或村支書家開始,寓意著帶頭人會帶領全村人新的一年不斷進步發展,寄託著新的一年美好的願望,每逢這個時刻,母親總是早早就收拾好了家裡的碗筷,一聽到鑼鼓聲響起,母親就跑到外面喜笑顏開的看熱鬧,有一年,舞獅子的隊伍來到我家門口,母親讓我一定要多放炮竹,多放香菸,多放食物,越多越好,隨著鞭炮聲,母親不停的給隨行的鄉親遞煙端茶,臉上是滿滿的喜悅。
今天是元宵節,我依然沒有回到故鄉,依然在上班輔導高三學子,然而,故鄉“過十五”的情景永遠是我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