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社會幾千年,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也持續了幾千年。
從皇帝家,帝王治天下,皇后管後宮,到民間的你耕田來,我持家,這已經變成了一種刻進我們骨子裡的習慣。
但是自從進入商業文明以後,人們在追逐成功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也逐漸偏離了初衷。
曾經賺錢是為了養家,是為了讓家裡人活得更好,或者新教徒們賺錢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但是現在賺錢變成了目的本身。
工具異化了目標,整個社會的反饋體系也是——凡是能賺錢的事兒,才是被認可的事兒。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傳統社會里的男女分工,女性分工的那一部分就逐漸被忽略了,或者說價值不再被承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故事裡,新聞裡,抖音裡,男的一開始主動提出讓女孩子辭職回家,生子帶娃,最後卻埋怨妻子整天沒事做,還亂花錢的原因。
真的沒事做麼?家務活不是麼?照看老人不是麼?養育孩子不是麼?給孩子輔導作業不是麼?
真的算一筆賬,相比於請一個保姆,請一個家教,請一個護工和清潔員,你的工資才是小頭不是麼?
不正是因為你的薪資請不起這麼多人,所以你的另一半才離開職場,迴歸家庭的不是麼?
而且她們還要面臨幾年後職場競爭力急劇下降的風險,哪一個媽媽迴歸職場後,還能趕上曾經的同齡人呢?
我們平時說偉大的母愛,說媽媽的付出時,除了懷胎十月和生你時的痛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養育你過程中的辛勞和付出。
為什麼母愛要偉大呢?有時候換個視角,當你想用超乎尋常的榮譽去賦予一件事情,一個人的時候,往往你的內心其實是心懷愧疚的。
就像偉大的母愛,就像家庭主婦的光榮,就像老師的靈魂工程師,就像兵哥哥的軍魂。
這些超乎尋常的榮譽背後,是他們揹負了超乎尋常的責任,風險,還有委屈。
特別是家庭主婦,阿根廷的一位主管職場性別平等的局長——梅賽德絲·達歷山德羅,發表了一篇報告《家庭照看的價值: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部門》。
這份報告裡,衡量了那些沒有被支付薪水的家庭主婦工作,到底值多少錢,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
這些工作包括清潔、家務、照顧孩子和老人,輔導孩子作業等等工作,一年創造的價值為674.38億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相當於整個阿根廷GDP的15.9%,阿根廷最大的經濟領域工業和貿易,也才13%左右哈?!
如果家庭主婦和家庭婦男們領工資的話,他們將會是阿根廷的第一產業。
咱們中國有句話,女性撐起半邊天,如果按照這個計算,按照我們中國的國情,家庭主婦們創造的價值,真的就是撐起了半邊天了!
不管是照看老人,還是照顧孩子,還是讓在外工作的你回家有飯吃,這些工作哪一點不關乎國家的未來呢?
梅賽德絲的報告裡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家庭照看工作是現代資本社會的脊樑骨。
特別是去年的疫情期間,擔子就更重了,對於在外工作的人來說,疫情在家休息,但是對於家庭主婦們來說,疫情不就是加班麼?
這也是為什麼疫情期間日本女性自殺率反而上升的原因之一了。
所以,以前和朋友聊起過一個設想,社會對於家務活既然還沒完全去認可和普及,而且時間長了以後長期在外賺錢的那一方容易看不到你的付出而忽略,那麼何不自己建立一個機制呢?
比如結婚後,建立一個家務活基金,每人每月存入固定金額,然後這個基金用於支付家庭照看,養育孩子,輔導孩子等等家務活的報酬支付。
這是報酬,而不是家庭開支,家庭開支得另開一個賬戶,就像你給保姆的工資是工資,你給她買菜的錢是買菜的錢一樣。
特別是現在雙方都在職場裡的年輕人,這樣的方案也許會更加的公平,雖然都是夫妻共同財產,看起來沒什麼意義,但是這個機制,能讓雙方時刻意識到對方的付出,懂得感恩。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