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這個標題可能看上去有點標題黨。

不過我希望你耐心看下去,一定會有收穫的。

日常生活中,你的身邊一定有過這樣的人:

看待問題時,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重點和本質;思維特別敏捷,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總能很快提出解決方案;總是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出的點子,提出新的可能性;

……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能夠比普通人更聰明呢?是因為他們天生智力比較高嗎?

儘管智力的確有很高的遺傳相關性(0.8左右)(T.J. Bouchard, 2013),但這並不意味著「聰明是天生的」。

很多人容易混淆「智力」和「聰明」。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更高的智力,只是意味著你在記憶、理解和呼叫資訊時,速度更快罷了 —— 它並不完全等同於「聰明」。

就像你長得高當然對打籃球有優勢,但如果你的目標不是NBA,你並不一定需要非常高才能打籃球。

實際上,除了一部分最前沿的科研工作之外,絕大多數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挑戰和任務,並不需要我們具備多麼高的智力。它們更需要的,是一個人分析問題、進行思考、解決問題的綜合性、系統性的能力 ——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聰明」。

而這一點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方法和訓練來實現的。換言之,「聰明」,事實上是一項可習得的技能。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呢?

1. 有序的思維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概括「聰明人」的特徵,那我會選擇這個詞:有序。

假設我們把大腦比作一個倉庫。那麼,可以這樣理解:

聰明人的「大腦倉庫」,它的容量並不一定比普通人更大,儲存和調取物品的速度也不一定更快,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是它擁有一套高度有序的、成體系的倉儲方式,從而可以實現:

1)在相同的空間裡存放更多的資訊;

2)呼叫資訊時能夠更高效地找到對應的內容。

僅此而已。

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大腦在處理問題時,會採取一個根本性的策略,就是:先整體,後區域性。

什麼意思呢?展開來說:當大腦面臨一個新場景時,它會從記憶裡調取「整體上」跟這個場景最相似的情況,再著重去關注兩者那些不同的地方,最終提煉出一套應對方案。

這個策略就叫做「模式識別」。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國際象棋專家跟新手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的大腦中儲存著成千上萬的棋局,每當碰到一個局面,他們都能很快地找出「當前的局面對應哪個棋局」;而新手缺乏這種思維方式,他們總是孤立地思考和計算當前的局面。

另一個例子是:為什麼有些人解題更快?不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計算速度更高,而是因為他們儲存了大量的「模式」,可以快速判斷出「這個題目跟哪個型別最接近」,從而快速地理解題目的本質。

所以,對於一個思維高度有序的聰明人來說,當他遇到新問題時,大腦是這樣的:先找出最接近的模式,再對這個模式進行引數微調,來適應當前的局面。

反之,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他的思維是碎片的、無序的,那麼大腦就只能把多個碎片拼湊成一個整體,再對這個臨時的整體進行微調 —— 這就會導致兩個結果:

1)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能量在整體的拼湊上;

2)拼湊的過程往往是殘缺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彼此衝突和矛盾的。

舉個例子:2018 年發表在《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發現:跟普通人相比,聰明人大腦中的神經元連線更簡潔、更有序,從而使用的效率更高 —— 這被稱為「神經效率假說」。(Genç E et al., 2018)

見下圖:上面是普通人的大腦,下面是聰明人的大腦。

可以看出:下圖的神經元連線,實際上比上圖是更少的。那它為什麼會更有效呢?原因就在於:它的神經元連線更緊密、更像一個「整體」,從而可以避免大量無謂的能量和時間浪費,快速地提煉出「模式」。

我們可以把智力大致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所說的智力都是指前者,也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敏捷程度」;但實際上,對於「聰明」而言,後者可能更加重要。

因為流體智力是有上限的,大約在20多歲達到高峰,隨後保持平穩,到了老年才下降;而晶體智力是可以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升的。大多數情況下,後者對我們的作用也更大。

因此,許多「天才」總是會在20-30歲之間提出突破性的理論和創見,這是高智力者的特徵。但對我們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並不需要去提出驚世駭俗的理論,而是充分利用我們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 —— 而這,就是晶體智力的範疇。

也就是如何最佳化知識的儲存和架構,使得它更加有序,更加容易被理解和呼叫。

那麼,如何培養出一個更有序的大腦呢?

一個非常簡單而又有效的做法,就是多去進行自下而上的資訊整合。

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大量的資訊:可能是閱讀學習,可能是實踐反饋,可能是內心的想法……大多數人最常犯的毛病是什麼呢?就是只顧著「收集」,而從來不去「整理」。

因此,我有一個踐行了十幾年的習慣,就是不斷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整合,把碎片資訊重新梳理成整體,比如:

關於某個主題,我都知道什麼?我積攢了哪些關於它的知識?關於某個知識,我能夠如何把其它的知識點跟它建立聯絡、建立連線?關於某類情境,我都有過什麼樣的經驗和實踐?總結出了哪些方法論?

這是使得大腦變得更高效、更有序、更「整體」的,最簡單又最有效的辦法。

2. 發達的前額葉

有序的思維,確保當你遇到問題時,你能夠更高效地作出分析和思考。但大多數時候,除了這一點,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會嚴重影響和干擾我們的思考能力。

那就是情緒。

熟悉投資的朋友一定會知道:在投資中,特別關鍵的一點是什麼?其實並不是多麼強的思考能力,而是你要能夠克服你的情緒 —— 無論是對贏的貪婪,還是對輸的恐懼。這樣才能做出更加理性、更加長期的判斷。

不僅僅是投資,其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你明明知道了道理,但到了關鍵時刻總是無法作出最佳的決策?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你被情緒奪走了大腦的控制權。

我在許多文章裡都講過:大腦中有兩個部位在不斷地爭奪控制權,一個是前額葉皮層,另一個是杏仁核。

前額葉皮層是我們的控制和注意中心。它的作用是: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某個目標上,並進行詳細、理性的思考。

杏仁核是我們的生存和情緒中心。它特別敏感,又特別活躍。當你遇到危險、失敗和損失時,這些情境就會被杏仁核忠實地記錄下來。而當你面臨相似的新情境時,它就會活躍起來,從中調取出對應的記憶 —— 從而,使你感到恐懼、憤怒和焦慮。

它的使命只有一點:讓你遠離危險,越遠越好。

因而,如果你被它所挾持,你就很容易作出種種短期有利、但長期不利的決策,偏向於保守、安全和「不行動」。

這一策略在遠古時代是好的,畢竟遇到危險可能就把命丟了。但到了現代,由於恐懼而停下腳步,很多時候只會導致我們錯失良機,停滯不前。

因此,為什麼很多人都有「知道要做什麼,就是不去行動」的壞毛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杏仁核告訴我們:行動了,可能會有壞結果。

什麼樣的壞結果呢?比如受傷,耗費資源,遭遇不確定性,短時間內表現和產出降低……諸如此類。

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前額葉皮層跟杏仁核是互相抑制的。杏仁核活躍時,前額葉皮層被抑制,從而使得你無法集中注意力認真地思考問題。但反過來,當前額葉活躍時,杏仁核也會被抑制,從而使你可以「心無旁騖」地思考。

這就為我們的「理性思考」留出了空間。

因此,一個聰明人必備的素質,一定是足夠強大和發達的前額葉皮層。只有當你遇到挑戰時,能夠第一時間啟用前額葉皮層,來抑制和平復你的情緒反應,你才有可能作出真正理性、有效的決策。

那麼,如何鍛鍊我們的前額葉皮層呢?

大腦有一個特性,就是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用得越多,它就越發達;用得越少,它就越弱小。

所以,如果你想擁有發達的前額葉皮層,就需要在生活中多去鍛鍊它、使用它,讓它不斷變得更強大。

比如:

多進行面對面的社交。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前額葉中有專門負責社交的部分。也就是說:社交需要依賴於前額葉,而反過來也能強化前額葉。

多閱讀系統的、複雜的文章和書籍。這可以有效地鍛鍊大腦的集中能力,強化前額葉的功能。

產生情緒時,不要立刻行動,而是先接納情緒,先思考,再行動。

我們對大腦的每一次行動,都是對它的訓練。如果你經常任由情緒主導你的行為,你就相當於在不斷告訴杏仁核「你是對的」;

反過來,先思考,再行動,就是不斷在強化前額葉的控制權限,讓它變得更有經驗。

只有把控制力和有序的思維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夠做出真正理性的思考和判斷。

3. 更高的認知空間

什麼是認知空間?簡單來說,它就是我們大腦的「工作臺」。更高的認知空間,意味著可以同時容納更多的「思考素材」。

要注意把認知空間和工作記憶區分開。儘管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恆定的4個單位(Cowan, 2001),但更高的認知空間,就意味著你能夠把更多的資訊「塞進」這4個單位,讓大腦在同一時間內能夠處理更多的素材。

具體而言,認知空間意味著什麼呢?

1)把資訊進行壓縮編碼的能力。也就是讓每一個單位的資訊,具備更高的資訊量;

2)把資訊儲存在工作記憶中的能力。也就是讓這段資訊更不容易被大腦清理出去。

舉一個例子:假如面對一個問題需要考慮10個因素,那麼,高認知空間的人,就可以同時思考和處理這10個因素,去注意、發現和考慮它們之間彼此的聯絡,從而更容易從整體入手,找到一個更優的答案。

而低認知空間的人呢,他無法同時處理這10個因素,只能先處理1-5,再處理6-10,再處理1-5跟6-10的關係……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後者就很容易丟三落四,忽略一些細節、要點,以及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你可能也會發現:這實際上,也是影響記憶力和思維有序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更高的認知空間,就意味著你能夠把更多的資訊「壓縮」起來,使他們形成一個整體。那麼,這也就意味著:

1)資訊之間的聯絡增加,從而使你更容易記住更多資訊。

2)資訊已經經過你的「預處理」,從而更容易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整體。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鍛鍊我們的認知空間呢?

分享幾個我常用的、特別有效的辦法:

1)回想練習:我剛才讀到了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有兩點。一,是提升自己「打包壓縮」的能力,讓短時記憶能夠容納更多、更復雜的資訊;二,是提醒自己,是不是有些資訊已經漏掉了?我能否把它們找回來?

試一試:讀到這裡時,回想一下這篇文章的全文,問自己:文章講了什麼?我能否把前面的大意複述出來?

2)理解練習:它的內部邏輯是什麼?

什麼叫內部邏輯呢?舉個例子:如果一個點可以分成三個小點,我不會單單記住這三個小點,而是會去思考:這樣劃分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每個點的原理和支撐是什麼?它跟之前講過的內容有沒有邏輯上的聯絡?

這樣,可以幫助你「強行」拓寬認知空間的侷限,讓你能夠看到更全面、更復雜的角度,從而讓大腦習慣這種思考問題的角度。

3)聯想練習:我能夠聯想到什麼?

這個練習的作用,在於幫助你開啟思維和視野,鍛鍊注意力在內部和外部之間來回切換,並把這種切換儲存在認知空間裡的能力。

這三個練習,並不那麼容易,剛開始你可能會很不適應,但慢慢來,建立了這種習慣之後,你一定能感受到這種「纖毫畢現」的愉悅感。

4. 靈活的共情能力

前面三點,都是針對個人而言。而這一點呢,是針對群體和社交。

很多人在生活中會提到「情商」。其實情商是什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和狀態,並且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的能力。

大體來說,也就接近於「共情能力」。

但為什麼是「靈活的共情能力」呢?

因為,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共情能力分為兩種(Simone G, 2009):認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我們要培養的狀態,其實是高認知共情,而非情感共情。

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情感共情繫統主要位於前島葉和中扣帶皮層,它會在我們心中喚起類似的感受,讓你產生相同的情感共鳴;

而認知共情主要跟 DMN 網路重合,它能讓你快速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情境,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做什麼」。(Walter, 2012)

如果過多采取情感共情的話,會很容易造成一個問題:就是情感過載。

你會經常感受到情感的侵入,不斷產生情感和心理波動 ——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它會造成心理的超負荷。

另一方面,情感共情也很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情緒,從而導致情緒接管大腦,作出種種不理性的判斷。

反過來,認知共情可以讓你在不危及自己的情況下,更好地理解和了解對方的想法,從而實現雙贏。表現到生活中,就是你能夠冷靜、妥帖地判斷形勢,並有效地安撫別人,說服別人,影響別人。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溝通才可能是有效的。

所以說,一個聰明的人,不僅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也需要能夠處理好跟別人的關係,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共贏 —— 不僅僅是讓自己獲益,也讓身邊更多的人從這種聰明中獲益。

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那麼,如何提升認知共情能力呢?由於認知共情跟 DMN 幾乎完全重疊,所以,一個辦法是:透過練習 DMN 網路,來鍛鍊認知共情能力。

具體怎麼做呢?有幾個小技巧可以參考:

每天抽出10-15分鐘,跟身邊的人聊聊天。試著去聆聽和理解他們,無需急著給出解決方案;每天抽出半小時,思考、總結一下「我今天都做了什麼」,把值得記錄的事情記錄下來,跟自己對話。留出一段獨處的時間,暫時拒絕外在的資訊攝入,讓自己安靜地待一會,讓思緒進行整理。感知當下。試著多問問自己:我現在聽到、看到、觸碰到什麼?我想到什麼?讓思維專注於當下的感知,來梳理我們的大腦。

你會發現,這幾個練習,都要求你「慢下來」。

因為,慢下來,是為了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聆聽彼此的內心。

5. 開放的心態

最後一個點,就是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侷限於自己現有的世界,而是抱持著「接納」的心境,接納更多的觀點、資訊、可能性,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斷成長的系統。

這包括:

1)保持審視和批判:我有沒有可能是錯的?跟我相同的觀點一定是好的嗎?跟我對立的觀點一定是壞的嗎?

2)保持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錯誤和失敗並不可怕,我是不斷在成長的,一切經歷都會成為我新的經驗。

3)保持謙遜和學習:知道的越多,越懂得自己的無知,也就越加敬畏和尊重「知識」。學習是一件終身的事情,不斷去探索自己的能力邊界,再反過來倒逼自己去輸入、學習,讓自己的心智世界變得更完善、更豐富。

「聰明」永遠不是一個狀態,而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和你共勉。: )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小迷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