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第一次讀岸見一郎先生的書,是從《被討厭的勇氣》開始的。因為對話體的書很有趣,就拿來讀,結果愛不釋手。甚至,這本書在2018年在很多心理層面影響了我和我的家人,賦予了我很多勇氣。

之後,又找來了很多岸見一郎先生的書,包括和父母相處的,瞭解阿德勒心理學的,關於幸福的等等。

今年,遇到了這本《戀愛中的小哲學》,豐富了岸見心理體系,加入了親密關係的話題。

這本書,描寫了許多戀愛前、戀愛中、婚姻中的煩惱和困難,併為我們闡述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行為出現,一步一步引導我們走向幸福的,充滿愛的親密關係當中。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我覺得這本書有三個特別吸引我的亮點:

一、愛是一種能力

我們為了走入社會,會進行九年義務教育,甚至進入大學進行深入學習;畢業後,找工作,會有面試的培訓,寫簡歷的培訓;進入公司,會有企業的內部培訓,可是,我們從小到大,似乎並沒有人教會我們該如何尋找戀人、如何與戀人相處、如何經營一個幸福的婚姻。

岸見一郎先生引入了心理學家弗洛姆的話,弗洛姆認為愛是一門藝術,又是一種能力。如果愛是一種能力,那麼就可以透過練習獲得成長。如果愛是一門藝術,就需要知識和努力的支撐。

我們為了工作學習了各種各樣的技能,甚至拿到了很高的文憑,但是,在親密關係上,卻總是”失誤“。我們會吵架、會嫉妒、會權利鬥爭,很多時候,我們要麼選擇吵到底,或者冷戰,亦或者是逃跑,這時候,似乎我們學校學到的東西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而同時,我們也不知道應該去學習,只是靠著自己的”直覺“或者父母教給我們的”預設設定“來處理情緒,這時,我們的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要學習,要練習,而且需要知識的支撐。面對憤怒,我們該如何;面對嫉妒,我們怎麼做;面對哭泣,我們知道該如何調整情緒。

而這些,都需要意志力,需要調動我們的大腦,需要我們刻意練習,可能才能處理好我們與戀人的情緒,才能處理好與戀人之間的關係。

二、愛,是自立

很多時候,人們談戀愛,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比如,處於低潮時,有人能和你說話,為了不讓自己孤獨,而選擇和對方在一起;或者,自己很自卑,想找一個優秀的戀人,透過戀人的優秀,讓自己不那麼自卑,等等。但是,這樣的戀愛,其實就是在利用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並不能夠被稱為是真正的愛。

書中寫道:“愛一個,必須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要為對方付出,以此構築兩個人互相共鳴的關係。”

親密關係是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人們剛出生時,很脆弱,需要父母的幫助才能生存。而我們卻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都圍繞著自己轉。隨著逐漸的成長,我們發現自己並不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很多需求並沒有人可以幫助我們滿足,於是,我們就滿世界找,誰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而這,都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來進行尋找的。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我要“支配”我的戀人,讓TA聽我的話,按我說的做,如果不這樣,我就生氣、憤怒、哭泣、離家出走。

岸見一郎在這本書闡述說,要擺脫自我中心,拋棄自我。親密關係就是拋棄自我的過程,而後,隨之形成的是一個新的自我,也就是“自立”。

自立幫助我們不會過於依賴對方,也不會因為自己付出的過多而心理不平衡。其實,很多人分手,也是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心裡不平衡,使得自己很難走過這個坎兒的。但是,如果自己能夠自立, 而且能在親密關係中成長,這才是最大的幸福感。

《親密關係》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就曾說過,婚姻是一個人事兒。和自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愛,需要專注力

前兩點,在其他的書籍中,可能會找到相似的觀點。而當我讀到專注力的這一章節的時候,我一下子就進入了興奮的狀態。因為,這是我曾經沒有思考過的。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因為過去或者未來的事情很擔憂。我們會糾結於戀人的過去;會糾結於和戀人吵架的過去。也會擔憂著未來,擔憂著孩子上什麼學校;今年該去誰家過年。而唯獨,我們都忽略了當下這片時光。

很多為人父母的戀人,整天滿腦子想的可能都是孩子,甚至用“孩子他爸”“孩子他媽”互相稱呼彼此。而且,很難有二人空間可以進行消遣。

岸見一郎先生告訴我們要專注於當下,忘記過去,也不要擔憂未來,把每次見面都當作初見。作者舉了一個很有趣的案例:

一對夫妻吵架,沒有解決,第二天,明明一方已經好轉了,不生氣了,但是對方依舊覺得對方在生氣,不敢上前搭話。

如果把每天見面都當作初見,把過去的問題,留在過去,認真享受當下,很多時候,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就是本書的三大亮點。

如果說這本書唯一不足的小地方的話,就是案例,比較貼合日本的情況,戀愛也好,婚姻也好。但,無傷大雅,讀起來依舊通順舒暢。推薦給大家。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丈夫買房養情人,我把對方攆走那天,丈夫站一旁沒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