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人說,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就是王,這話說的似乎有些宏大,對照實際卻又如此貼切,畢竟聖賢都說過,“內聖外王”“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凡是特別強調要好好做的,一般來說就是當下沒有做好的。對照自己,不得不說,管理好自己情緒真的太難了,想不讓情緒失控真的不容易!

很顯然,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意味著我的情緒管理非常不咋樣,否則不會如此感慨。

假如我們是個容易指責、挑剔、生氣、憤怒的人,你會自我對照說出哪些事例來呢?

還是舉例子吧。

一個是憤怒例子。

假期中,家裡人說起老家房子來,聽到一句話,一個觀點,“認為”太不合適、太不恰當、不可理喻、沒有道理,於是忍不住直接發脾氣反駁,用那句古人話說,就是“叔可忍嬸不可忍”,自己瞬間化作大嬸,怒不可遏。

這是情緒爆發,該進行情緒管理的時候了。可是,現實在於,不僅沒有絲毫管理,還急躁、憤怒的帶著強烈情緒去反駁,當然也就赤膊上陣的“情緒裸奔”了。

這個場景並不少見,無數影視作品都有描述。這是面對情緒爆發,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是毫無應對的鮮活事例。

再看一個嘲諷例子。

在家裡閒聊,聽了從專業角度說的理財和保險區別,計算出了分紅保險未來收益情況,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不過未明說的結論是就收益而言當然不划算,最後聽到一句“以後還可買保險”,頓時嘲諷口吻反唇相譏,很不地道的味道,用人家說話“最受不了這副嘴臉和語氣”

情緒管理技術應有盡有,很多也是接地氣的,也是無數人受用的,比如stop技術(暫停、深呼吸、覺察、繼續),比如非暴力溝通技術,比如接受擔責技術,還有表達感受技術,先跟後帶技術,不過一旦接觸實際,這些就是花拳繡腿,顧及不上。

緣何?

負性情緒具有傳染性、突然性、不可控性、氣質型別先天性,乃至於進化中理性腦跟不上情緒腦,表現為“脾氣上來不由人”。

這也是那句話,我不是不想控制管理,可是知道做不到哈。

這讓我想起那個會剎車會開車的故事,情緒慌亂導致忘記剎車這個知識點,可見不是不想打糧食,真是“慌了不打糧”。

至於為何慌了,荒了,也許原因如下:

1、別人發脾氣引發共振。

本來自己情緒不要緊,被人家稍微激惹就感染了,因為情緒具有傳染性,一句話好了、一句話惱了。

這個比較好的應對就是主動示弱。對方發脾氣一般自認為有道理,我們會覺得小題大做不以為然,因此容易示弱處理。

比如,夫妻之間比較好採用,被指責抱怨家務活懶散拖沓時,直接來一句“咱錯了哈”“誰叫咱笨來”“你說你找了個這麼懶的傢伙”。

2、別人發觀點引發脾氣。

這是最常見也是最難管理的,比如上述憤怒和嘲諷例子。

“低自尊,惹不得;優越感,瞧不得”,反正就是情緒管理成為一句空話,一紙空文。

一言不合,惱羞成怒,反唇相譏,原本是不同看法、想法,卻視為不對頭、不講理、欺負人、瞧不起,又認為水平凹、沒價值、太低階、沒意思,這非常像精神病學的“雙相情感障礙”,興奮和抑鬱交替出現,憤怒與嘲諷時而互動。

3、自己主動顯得興奮。

情緒管理不是來了意外事情才要管理情緒,而是平時就要下功夫應對,按照上面憤怒或者嘲諷表現,警惕平時過於表達興奮情緒。

一個微小事情或者小些波動,就忍耐不住,喜形於色,自然無法遇到大事時候冷靜以對。把感受外界刺激能力(感覺閾限)提高一些,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波折,不失為好的方式,因為這是可以經常遇到的事情,也就可以經常成為訓練內容,否則只寄希望遇到大事來訓練,實在太難了。

說了這麼多,最關鍵的第二種情形還需要說明應對方法,上面說的技術沒有錯,都很好,不過沒有擊中要害,還是李克富教授的建議最為直接,那就是“不表達情緒而是表達訴求”

遇到自己憤怒情形時,有上中下三種應對方式(上策說訴求,中策說感受,下策情緒說)。舉例上面憤怒例子,下策就是用情緒發怒方式說,中策說出“我很憤怒”“你把我激怒了”,上策則迴應“我有不同看法~~~”“我覺得可以這樣做~~~”“我的想法是這樣的~~~”。上策是表達訴求,中策是表達情緒,下策是用情緒方式表達。

對於對方有情緒時候,比如上面第一種情形,除了自嘲認錯,可以這樣迴應,“你想要什麼”“你需要我怎麼做”,這就是直接詢問訴求而不是表達情緒。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若海風冰冷,我們就用力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