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藝軒,於2010年1月3日出生在廣東深圳這個特殊的美麗的城市。爸爸是一名老實的陝西理工男,媽媽是一位多情的湖南湘妹子。
從我出生開始,媽媽都體現了那種無私的和黃河氾濫般的母愛。她不知道如何表達對我這個小生命到來帶給她的喜悅,只知道每天我的小臉蛋、小胳膊、小腳丫和我的肉屁屁上都佈滿了她的口水。當然,也有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大姨、小姨一堆人的親吻,如果要問我的初吻,就在這些人當中,至於是誰,我也記不清楚。
他們都愛我,最愛我的還是我的媽媽。關於我的媽媽,我是看著她長大的。我要好好跟你們說說她,她有時候像天使、有時候像老師、有時候像朋友、發威的時候像一個“母老虎”(一般是我調皮的時候不小心摸到老虎屁股了)。
我剛出生那會,媽媽是怎麼也看不夠、親不夠。半夜兩三點我吃奶的時候,都能感覺都有雙手在摸我的臉蛋,她還在說“咦,昨天小臉蛋只有兩根手指大,現在有三根手指大了,又長大了。”我聽了,差點喝奶都給嗆著了,這個傻傻的人,就是我的媽媽。
剛出生的我才五斤八兩,現在兩年過去了,我都長大了,是個既結實又有“思想“小夥子了。我不再是丫丫學語的小屁孩了,我是大人啦,我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不要一味聽媽媽的話。這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得最多的是“我不要”。“我不要洗澡”“我不要吃飯”“我不要跟那個小朋友玩”“我不要…”。看著媽媽一臉的迷茫,我很開心,但我的屁股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每說一個不要,我的褲子就被脫下了,然後只聽到一通噼裡啪啦的聲音,那是媽媽的手掌和我屁股奏響的音樂。媽媽打我我也不怕,打了,痛了,一切仍舊繼續。我依舊快樂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候能隱約感覺到媽媽的臉是綠色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反正我很開心。
慢慢的,媽媽不再因為我的“有思想”而打我了。有時候她反而過來跟我商量,藝軒我們要不要這樣,我們要不要那樣。當然,我會“成熟的”提出一些想法,也會聽取媽媽說的某些意見。
我兩歲半左右,媽媽給我買了很多聖賢書。有《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等等。我不知道這些為什麼叫聖賢書,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媽媽只是告訴我,在中國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老師,他叫孔子,他有很多學問,總之非常的了不起。媽媽在所有的書本上都寫上了我的名字,我因為自己有很多書而高興,只是覺得那些東西都是我的而高興。那些書本叫什麼我都認識了,裡面的字我全然不識。每天我依舊看我的動畫片、聽我的小兒歌,玩我的玩具。一天,我玩得很開心的時候,媽媽問我,“藝軒,媽媽讀聖賢書了,你能帶著你的小耳朵聽一下嗎?”我一邊玩,一邊說“好的,媽媽。耳朵帶著呢。”從此,每天晚上我沖涼後,媽媽就在我身邊給我讀聖賢書了,我依舊玩著自己的玩具,媽媽讀得很認真,我玩得很認真。媽媽有時候會停下來問一問“藝軒,帶耳朵聽了嗎?”每每這樣,我都會說“帶了,帶了。”媽媽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我也重複的玩著玩具,看著電視。大概半年過去了,媽媽還在讀者那本叫《三字經》的書,竟然還讀錯了,我連忙糾正媽媽,順便背給她聽了,我全部都會了,媽媽還不會,她怎麼還在讀呢?媽媽愣愣的看著我,一臉的驚訝。好想跟她說,“聽了大半年,聽都聽會了,怎麼你還沒有讀會呢?”不過,看她那麼高興,我倒感覺到很奇怪。後來,媽媽讀書會經常讀錯個別字,我會耐心的糾正她,同時認真的交待她讀書要認真一些,不要讀錯了。
不知道過去多久,媽媽好像終於把三字經讀熟練了,不再錯了。關鍵是她換了一個本叫《弟子規》的聖賢書,媽媽倒是很愛學習,依舊每晚沖涼後會努力的在我身邊讀書。不過,我更喜歡媽媽買的其他的書本,“哪吒傳奇”“葫蘆兄弟”“黑貓警長”“木蘭從軍”“不一樣的卡梅拉”……。媽媽堅持說要先讀聖賢書,後讀我的故事書。我更加鍾愛故事書,每每會為此跟媽媽理論半天。實在不行,剪刀石頭布,我贏了讀故事書,輸了讀聖賢書。有時候爸爸也參與到我們的行列,媽媽贏了讀聖賢書,爸爸贏了讀故事書。爸爸是男子漢,贏得次數會多些,那時候,不管誰贏,我都很開心。
我大部分的生活是跟媽媽在一起,她去哪裡都會帶著我。她生氣喜歡跺腳、同時說話聲音也會變得很大聲。我生氣也喜歡跺腳、說話很大聲。這樣事情,一旦我喜歡了,她就不這樣了,然後我也不這樣了。我的媽媽就是不停的在變化,很有意思。
我小的時候,很容易會犯錯誤。我知道不應該打小朋友,但我還是會動手打小朋友。媽媽經常回家後會批評我,有時候會懲罰我。有一次,我在小區樓下的玩滑滑梯,沒忍住,又打了小朋友,媽媽當時用手把我的小手打痛了,打紅腫了,還厲聲的要我道歉。我知道錯了,但我不想說對不起,眼淚嘩嘩流。媽媽跟小朋友道歉後,抱著我回家了。我很傷心,趴在媽媽的背上,我想媽媽肯定是不再愛我了。“媽媽,你不愛我了對嗎?”媽媽說“你是我的寶貝,我永遠都愛你。只是有時候媽媽替你管住你的小手,提醒他不要知錯犯錯。”
我經常會不自覺對外婆大吼大叫,因此我們的家規上為此多了一條,不允許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大吼大叫。有時候,我忘記了,媽媽會讓我讀家規二十遍,我還是會忘記,忘不了的是十塊手板心,好疼好疼,火辣辣的疼,而且媽媽也很心疼,那次她還哭了,我是痛得哭了,但她為什麼也哭了。後來,媽媽說小朋友要懂禮儀懂謙讓,要我在2015年寫禮讓二字寫上一年,媽媽是說到做到的,這個我知道。
去年開始,媽媽給我買的故事書越來越多,我也很喜歡,每天都會要媽媽給我讀。我們的聖賢書已經在書架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媽媽很喜歡買書,家裡的書很多很多。一部分是媽媽自己的,一部分是爸爸的,大部分是我的。我的書,一些讀過了,一些讀了一部分,一些一點都沒有讀。我還不會自己讀書,還是需媽媽幫忙才能讀。對於我的學習計劃,媽媽還是沒有規劃好。我們是喜歡讀哪一本就讀哪一本,喜歡讀的讀了很多遍,不喜歡的就擱置在一旁了。
上週我們去鳳凰山玩耍,我們遇到了一堆的小朋友在讀國學經典書籍,也就是聖賢書啦。我們也報名參加了,希望媽媽能儘快安排好我的學習日程。
我是看著媽媽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