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人的行為能夠折射出這個人的心理,在辦公室裡,一個人選擇位置的方式也反映出該職工的心理狀態。行為往往是思維活動與主觀意志的結果,前述心理狀態分析似乎沒什麼問題。

行為表現反映心理狀態,可以從行為方式推測行為人的心理狀態,甚至判斷該行為人的性格特徵,這也是可以的。可是,認識活動本身也帶有主觀性,不僅受客觀事物的限制,也受到判斷者主觀認識能力,知識結構,知識積累等因素的影響,甚至個人習慣,個人偏好,偏見與成見也會影響判斷。因此,雖然可以從行為表現判斷行為人的心理,但是判斷結果是否就是行為人的真實心理狀態,則不一定。

在企業辦公室裡,在選擇位置時,一個員工選擇了最靠角落的一個座位,有一種分析認為該員工的性格一定是孤僻的,然後舉出類似的例子予以佐證。一個性格開朗的員工一定會選擇最明亮的位置,前面或者中間的位置,光線最亮的位置。

類比,最難的就是比較所有的影響因素,這往往是很難的。就上述例子而言,可以推測該員工偏好陰暗的角落,性格是偏向孤僻的。可是,這可能是一種認識偏見,辦公室角落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也許是有利於工作的位置。就辦公室環境而言,考慮工作因素,前面的座位,中間的座位,光線最明亮的座位並非就一定是最有利於工作的座位。簡單觀察就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員工會選擇完全黑暗的角落,至多是光線相對沒那麼好而已。在辦公區域,在選擇不到完美位置的時候,只能權衡各種因素,選擇相對適用工作的座位。

在辦公區域,哪一個位置才是最能高效率工作的位置呢?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做不了你最愛的人,那就成為你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