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暗戀,不是愛情,也同樣美好。

有天好友問我,說說你的初戀。我很不情願但又很老實的交代:沒有初戀。雖然這麼說很沒面子,但在我心中初戀一定是發生在一生中最難忘、最美好與最純潔的時光裡。一旦過了那段時光,即便是第一次戀愛,也不能算初戀。多年後每次被問到關於初戀的話題,就挺不好意思的,便遺憾著那時候怎麼就不曉得找一個小哥哥互相喜歡一下呢?

所以再看巖井俊二導演的電影《情書》時,一下子被片中男女藤井樹之間朦朧的情感所吸引,不同的是,男藤井樹默默暗戀女藤井樹,而女藤井樹卻一直懵懂不知。前年看巖井俊二在中國導演的《你好,之華》裡講述三代人的三段情感。婆婆暗戀自己的大學老師,已經白髮蒼蒼的她還悄悄地給老師寫信;中年的之華從小就暗戀喜歡自己姐姐的尹川,婚後的她還以姐姐的身份給他寫了厚厚一堆信;上中學的女兒也悄悄暗戀男同學,因為害怕遇見他,甚至不敢去學校上學。

回頭看看,這兩部電影的主題都是關於暗戀。

我沒有初戀,暗戀還是有的。在我中學時代,確實喜歡過班上的一個男生,幾年前同學聚會,大家開玩笑地給我們拍了一張合影,只是怎麼看怎麼彆扭,我還是那麼拘謹,他也笑得很不自然,畢竟我們幾乎是陌生人。所以當同學笑著問我為什麼喜歡,我應付說:長得帥嘛。

畢業後,我幾乎不記得他長得啥樣,可以說他在我心裡只有一個模糊的影子。當時為什麼會是他?是一次放學,經過他家的樓下,發現他正在擦一輛紅色的破舊腳踏車,他擦得非常認真仔細,一點不像我們這個年齡做的事。就那一瞬間,我就對他產生了好感,覺得他是個踏實而勤奮的人。

年少時喜歡一個人很單純也很幼稚,沒有一絲雜念,故而回憶起來大多都是美好的。

那天寫作群裡的一位男士說,在他枯燥的中學時代,也暗戀過一個女生。有時候在一樓,他都能分辨出樓上一群女生中她的聲音。多年後,當他看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時,產生很多共鳴。我非常感動他能夠如此坦率在眾人面前說出心裡話,只是我忍不住好奇,像他這樣“單調”的理科男,是如何暗戀的?他說用眼神。我忍不住噗嗤一笑。隨後,突然被這兩個字所吸引——眼神,腦海裡立馬出現:眉目傳情,暗送秋波。可是這些詞太過於曖昧和庸俗,似乎玷汙了初戀的,我更喜歡:相視一笑,莫逆於心。

是的,想象中的愛情最初的樣子就是這樣的,什麼也不用說,卻彼此心意相通,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可以讓人幸福幾天。實際上,很多暗戀的人,可能只是喜歡上喜歡一個人的感覺,而並一定要做些什麼。而成年人的愛情如果一直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留下的只會是惆悵與絕望。

《情書》裡的故事是從藤井樹的忌日講起。

這是一場很奇怪的忌日,大雪紛飛的冬日,父親在墓碑前向前來參加兒子忌日的客人表示感謝,並且當場與客人們開懷暢飲、談笑風生。母親和兒媳,也沒有表現出悲痛,彷彿他們至親的人不是死亡,而是前來為他送行。這種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與《你好,之華》裡之華的姐姐之南的死,頗為相似。

忌日還沒結束,婆婆假裝頭痛與媳婦渡邊博子提前從墓地回家。博子在婆婆家無意間翻開藤井樹的同學錄,她悄悄記下藤井樹曾經上學住過的地址,隨後給這個已經不存在的地址寄出一封信,她知道這地址已經成為空白,可是她還是想寄出去,她想算是寄給天堂的藤井樹吧。沒想到,這信真的被藤井樹回覆了,只是這是一個女藤井樹,從她那兒,又引出一段關於暗戀的故事。

故事從女藤井樹回憶開始。

新學期班上出現兩個同名同姓的藤井樹,一男一女(簡稱男阿樹、女阿樹)。

令人驚奇的是女阿樹長得與男阿樹的妻子渡邊博子非常相像。當年,班幹部的男阿樹與女阿樹一起被分到圖書館值班,被同學們調侃,出於大男孩的倔強或羞澀,男阿樹與嘲諷他們的男同學大打出手,平時那麼羞澀、孤單的一個人,打起架來,很具男兒氣,女阿樹看著他,嬌羞地低下頭。

在圖書館的日子,男阿樹幾乎不管事,而是捧起一本本別人都不愛看的文學書,安靜躲一隅讀書。他手中準備一疊書卡,每張卡上寫上“藤井樹“,像是有意而為。有次放學,他騎著單車戴著自制的紙帽子,悄悄地跟在女阿樹後面,趁她不注意時,調皮地將紙帽子套在她頭上,然後裂開嘴巴開心地溜走……

可是,平時在她面前,他冷漠、青澀和安靜,面對一個個向他表達愛意的女孩,他看都不看一眼,當女阿樹好朋友也喜歡他時,她熱心地將她推到他面前,也被他冷漠地拒絕。

她以為他就如外表一樣冷漠和驕傲,從不奢望他會喜歡自己。當她站在學校車棚邊等他,從天亮到天黑 ;當他找到她的家,將一本《追憶似水年華》的書遞給她,她抑制不住地笑起來,緊緊地抱著書,靜靜地目視他離開。我想,她也是喜歡他的,只是她從不敢往這方面想。

這大抵就是青春期的愛情。朦朧、羞澀、含蓄、膽怯卻充滿著想象力。

在我畢業前最後一個暑假,也曾被一個男孩喜歡。可是我並不知道他喜歡我,只是覺得他笑起來很陽光,那時候我在表姐店裡幫忙,他經常來找我聊天,有一次我無意說哪裡的冰淇淋好吃,第二天他來回騎一個多小時候的腳踏車,將一碗快要化的冰淇淋遞給我,而他整個上衣都汗溼了。我當時根本沒有想到他是專門為我買的,以為聽我說好吃,所以他才去嚐嚐。多年後回憶這個細節,內心才覺得感動。有天,他說渴了,我就將手中他削好的梨子遞給他,後來聽我姐說,他那天特別開心,到處告訴別人,我為他削水果了。直到有一天,我姐說,你應該和他說清了,不然會傷害到他時,我才知道怎麼回事,可是他壓根沒有與我說過任何喜歡的話,我哪裡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呢?為了表明態度,我給他介紹我的女同學,雖然他拒絕了,至少他知道我的想法,也讓彼此不難堪。

多年後,想到這件事,覺得可能內心深處喜歡被人喜歡的感覺,然而對方又不是自己心儀的人,潛意識裡拒絕去接受。就像片中的女阿樹,從她的回憶裡,多少看出來她也是喜歡男阿樹的,但是由於太多的人喜歡他,卻都被他拒絕了,在她潛意識裡,那麼優秀孤傲的男阿樹是不會喜歡自己的,於是,即便他來找她,她滿心歡喜,也不敢相信他是喜歡自己的。

年少的喜歡就像一首短詩,或一曲很短的歌,時而清新,時而憂傷,時而歡快,時而激憤……就像張愛玲說的那句:“聽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會在心中拐幾個彎想到你。”

說不好少年的愛情,也不懂男孩的內心,但年少的我們又有幾個人懂愛情呢?更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關係,但那些情感大多都是質樸的,沒有惡意的。如今看,無論是喜歡,還是被喜歡,都是一種體驗、一種美好的經歷。這些回憶躲在歲月深處,多少年後我們會以一種感恩的心收藏起來。

可貴的是,電影也以這種平靜的手法呈現出來,從女阿樹信中娓娓道來。她從未想過男阿樹會喜歡自己,但因渡邊博子的懇請,她才將回憶一點點記錄下來寄給博子,還重返學校收集資料,卻不想被一群圖書館的學生們認出來,她們說她是男藤井樹喜歡的人。再後來她們將那本《追憶似水年華》的書送給她,然而指著書卡背後畫。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直喜歡她,瞧他畫的她,栩栩如生,楚楚動人。沒有一個字,然而這幅用心良苦的畫比寫給她的情書更令人心動。

“像他那樣的人,經常眺望遠方,那雙眼睛總是清澈的。”她又看到了男阿樹,看到他一臉澄淨地坐在她身邊,那不易覺察的微笑穿過時光重新落到她的眼裡。他很少笑,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有時候坐在圖書館地上看書,有時候負手而立在窗前,彷彿這世界都與他無關。可是,一雙清亮的眼睛會悄悄地落在她身上,既深沉又清淺,既寧靜又炙熱。

當渡邊博子得知藤井樹曾經暗戀的女孩與自己長得非常像的時候,內心產生一絲複雜的情感,他愛的不是她,而是女阿樹的影子?他離世兩年了,可她沒辦法放不下他,面對新的追求者,也不願意接受,總是一次次流著淚思念著他。看完女阿樹最後一封信後,她站在他落難的山下,潔白的雪花從天空中緩緩飄落在她的臉上,她仰望天空,拼命地呼喚著:你好嗎?我很好?你身體可好了?我身體非常好……

她將寄向“天堂“的信,一個字一個字使出全身力氣喊出來,也將對藤井樹所有的不捨喊出去,她釋放了自己,也放下對藤井樹的念念不忘。

影片意味深長地將兩段感情以一種書信的方式連線起來,由不得讓人浮想聯翩。就像我們無法解釋緣分,就像上帝精心安排好了似的,遇到一些人,一些事。藝術創作更是如此,《情書》獨具匠心地將一些人一些事機緣巧合地湊在一起,從悲劇中讀出一份潔淨之美、純情之美,哀傷之美,並將之融合起來,達到一種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

注:巖井俊二擅長於青春片,對人物內心的把握極為準確又打動人心,情節安排巧妙自然,很容易將人拉入到青春年少時期,沉浸在美好的記憶裡。也同時,他對成長與死亡有一份獨特的見解與思考。在他眼裡,也在日本很多作家眼裡,死亡具有形而上的美感,他們將死亡定格為“瞬間美”,是重生,也是解脫,故而才會在他的電影裡不斷出現並不悲傷的“葬禮”。這部1995年上映的《情書》,當時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隨後影響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電影畫面唯美純淨,故事清新感人,配樂優美輕柔,讓人產生一股淡淡的惆悵,又有一絲淡淡的憂傷,他用畫面、故事和音樂營造出的氛圍,讓人沉浸、想象和感動,更契合少年的愛情。

“愛情,亦三種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與審美,中年歸向求和。老之將至,義無反顧。”少年的愛情更多出於好奇,不曾考慮合適不適合,也不權衡利與弊,更不會將身外之物作為籌碼,如此,才會純粹到讓人一輩子心動與回憶。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20年總結:合夥做生意最容易犯的4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