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想一下,影響自己執行力的因素有哪些。

試想一下,每天讓自己學習一小時,和每天堅持刷1小時抖音,你更喜歡哪個?相信你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了,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後者,為什麼呢?

首先刷抖音這件事情相對比較簡單,自己不用花費太多的精力就可以完成。

其次刷抖音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可以透過看影片瞭解周圍有趣的事,而相比之下學習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

換一句話說,如果一件事情足夠簡單,做完之後有非常強烈的正向激勵,那麼這件事我們就跟容易去完成,也就非常樂意去執行,執行力也就高了。

所以現在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影響執行的因素有哪些?

事件的難易程度事件完成後的正向激勵程度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如果我們可以將每天的學習內容儘量簡化,用高頻的次數替代每次大量的學習,並且每次完成之後都可以對生活或者工作帶來正向改變,是不是這件事就容易多了呀。

一、首先明確學習的目的

為什麼要明確目的呢?因為現代人的壓力比較大,而網路的普及又讓大家很容易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差距,焦慮感無處不在。很多時候想去學習,並不是真的要解決什麼問題,而是因為看到別人也這麼做了,這樣做可以減少對生活和工作的焦慮。

然後你也狠心下,從明天開始,自己也要向他們一樣開始學習和努力。但大部分的情況下,三分鐘熱度過去之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不去做了。為什麼?根本原因就是這些東西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或者結果根本對自己的生活帶不來影響。小王學習Python是因為工作中有需要,學習完之後立馬可以解決工作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升職加薪。而你並不是IT行業,平時工作中Excel表就已經夠用了,Python根本就用不到,就算學習了,對工作沒有任何影響,而且也不會升職加薪,相比之下,你的每一次學習都缺乏內驅力,長久是很難堅持的。

二、分解學習任務,儘量簡化每次學習的難度

很多人在做跑步計劃的時候,喜歡給自己排的滿滿的,巴不得半個月就可以每天打卡5公里。我們暫且不討論到底能不能完成,就本身這件事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本來在就是因為長期沒有運動所以想去鍛鍊,但是一上來就這麼大的任務量,每次完成都是需要高強度的意志力的。而且一旦沒有完成,就會陷入計劃失敗的焦慮中,久而久之便失去堅持的動力了。

我身邊堅持很長時間夜跑的人,無不是從簡單的任務開始。比如我認識的一個跑友小吳,他在剛開始制定跑步計劃的時候,只給自己定了每天跑步10分鐘,不求跑步的速度,只要求自己每天堅持10分鐘。這個任務對於絕大數人來說,都是比較簡單的,每天執行並不會有太大的阻礙,而且每次跑完步之後都會有一種完成目標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正是驅動自己下次繼續執行的動力。

小吳這個習慣堅持了3個月,把時間提高到了15分鐘,1個月後,他又將時間提高到了20分鐘。漸漸的,經過一年的堅持,他已經可以做到每週3次,每次6公里的記錄了。雖然這個結果不算太厲害,但是已經超過了許多人,關鍵是他現在已經形成了習慣。

同樣的,我們在給自己做學習計劃的時候,一定要儘量簡化,降低每次執行的難度,讓每次都可以輕鬆的完成,並形成一種成就感,以驅動自己長期執行下去。

好了,以上便是我的觀點,這裡總結一下:

影響執行力的因素總共有2點,一是事件本身的難易程度,二是事件完成後的激勵程度在想辦法如何提高自己執行力之前,首先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探究目標背後的目的,是否這件事情對自己真的是有幫助的,以確保後續執行有一個內驅力確定要目標的真實性後,就要對目標進行分解,儘量讓每天的任務簡化,確保每天都可以完成。當每天都完成目標後,帶來的成就感會驅動自己下次再次執行,久而久之,便養成了習慣,自己的執行力也跟著上來了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懷念老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