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兩個價值連城的秘密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以前從未對這句話有任何感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深深體會到孔子的這句話含義。

2021年是牛年,也是我的本命年,三十六,離不惑之年越來越近了,也似乎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可是我發現這許多的道理,竟然是如此的簡單,所謂的“大道至簡”說的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

這些簡單的道理,正如一個個公開的秘密一樣,竟讓我們忽略這麼多年。

為什麼我要稱之為公開的秘密?

秘密是指隱蔽不為人知的事情或事務,比如祖傳秘方就可以稱之為秘密,但這種秘密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刻意隱蔽。

但公開的秘密卻不是,它沒有刻意隱蔽,甚至寫在書上,寫在牆上,天天喊著的口號,天天聽著別人不厭其煩的教誨,不但不隱蔽,甚至刻意的提醒著人們。

可是,無論這個公開的秘密是自然的不隱蔽狀態,還是刻意的公開,卻被絕大多數人忽略,而且越是年輕,越是忽略這些公開的秘密。

拿抽菸來說吧,是個正常人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

可是,中國的菸民有多少呢?

中國目前的菸民大概有3.5億,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果——也就是第六次人口普查,還未出來,但根據2019年的資料中國有14億人口,那麼菸民佔比達到了25%。

那又有多少人因為吸菸而死亡呢?

根據百度百科的資料,進來2000年以來,中國每年因為吸菸而死亡的人數達到了1000萬,是全球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我身邊有不少親朋好友,嘗試數次戒菸,幾近成功,但最終功敗垂成,又抽起來了,而且抽的還更厲害了。

但也有戒菸成功的。

而且我發現了一個規律,想必你也應該知道:那就是年齡越大,成功率越高。

為什麼?

因為年齡越大,越能明白這公開的秘密——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所謂的抽菸很酷,不抽菸沒法跟抽菸的朋友打成一片,飯後一支菸快活似神仙等等,都是浮雲。

生命可貴,多麼簡單的道理,可硬是有那麼多人慷慨赴死,死得那麼渺小,而且還是慢性自殺。

非常慶幸的是,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沾染上煙癮,而且現在我也不可能會沾染上煙癮,因為我已經明白了兩個公開的秘密——吸菸有害健康和生命可貴。

而這兩個公開的秘密,我認為價值連城。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2020年3月初,正是中國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武漢作為疫情的震中,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抗疫工作也進入關鍵時刻,全國各地幾乎都沒有復工。

而此刻老家傳來噩耗,伯父因患直腸癌晚期,突然離世。

2021年1月初,正是冬季疫情再度爆發的時期,老家再次傳來噩耗,叔父因患食道癌,經過近一年的治療,最終醫治無效,離開了我們。

兩位至親的離開,給我帶來悲痛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深深的思考: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患癌?這個原因到底有多複雜?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在伯父去世的前幾天,因為疫情無法開工,閒賦在家的我剛剛讀完了印度裔美國人悉達多·穆克吉寫的《癌症傳》及菠蘿寫的《癌症真相醫生也在讀》兩本書。

這兩本書,正好給我針對上述問題的思考,帶來了答案。

而答案,卻沒有這麼複雜,真的可以稱之為公開的秘密,而這個公開的秘密,我認為可以總結為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一句來自《孝經》的話。

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患癌?

騰訊醫典上的資料顯示,直腸癌的常見致病因素如下:

家族遺傳,也就是攜帶了潛在的突變基因,但還未啟用;性別,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年齡,45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升高;飲食習慣不良者:缺乏新鮮蔬菜者,進食脂肪多者;缺乏適度的體力活動者,吸菸,酗酒者;患有腸道非癌性疾病者,如腸息肉,腸炎等;缺鉬地區生活的人群;石棉工人;

很明顯1)2)3)都是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控制,7)8)屬於特定環境人群比較少見,那麼只有4)5)6)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

而結合伯父的生活習慣,我發現他佔了4)和5)兩條,伯父酷愛喝酒,嗜酒如命,一天三頓都要喝酒,而且還一定要喝醉,飯菜可以不吃,但酒一定要喝,伯母去世的很早(伯母在我還在讀小學時就去世了),所以我常常見到他喝酒時,就吃點鹹菜或者花生米之類的下酒,喝醉之後基本不怎麼吃飯,就算吃飯,也常常是冷飯冷菜。

正因為如此,酗酒這個習慣導致他也是一個飲食不良習慣者,同時他還抽菸。

加上他是男性,年齡較大,多種因素的疊加而患病。

再來看看食道癌,騰訊醫典上的資料顯示,食道癌的常見致病因素如下:

吸菸和二手菸;酗酒;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可能是由於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遺傳因素;

結合叔父的生活習慣,推測他的致病因素是1),叔父是開診所的,所以他不可能酗酒,否則沒人去他那邊去看病,但他煙癮很重,由於開診所,時常兩手在忙著看病開藥,所以抽菸時總是用嘴叼著,一會抽一口,停一下又抽一口,不抽的時候並不是拿手叼著煙,而是用嘴叼著煙的,如下圖所示:

這樣在不抽的時候,香菸仍然在燃著,由於頭朝下,正在燃著的菸頭也是朝下的,於是燃燒著的煙在他即使不抽的情況下,也會從他的鼻腔和口腔進去,從而引起劇烈的咳嗽。

每次看著他這種抽菸的樣子,我真的很心疼。

這樣的一種抽菸方式,不光是在吸一手煙,也同時在吸二手菸,而且吸得二手菸的濃度還特別高,也難怪他會劇烈的咳嗽。

第二個問題,這個原因到底有多複雜?

知道了可能的致病因素,那為何就會發展到癌症呢?

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癌症的本質是什麼?癌症的本質是不受控制的癌細胞分裂,最後把人給“撐死了”,要知道人體內正常的細胞是不會一直不停的進行細胞分裂的。

為何癌細胞會不受控制的進行分裂呢?那是因為基因發生了突變,激活了癌細胞。

騰訊醫典上關於食管癌的病因描述裡面有一段話是這麼描述的:

在內部和外部多種因素的不斷刺激下,正常食管組織細胞經歷了反覆的損傷,修復過程,基因突變不斷累積,逐漸形成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和柱狀上皮化生。而這種增生和化生會進一步發展為癌症。

請注意“經歷了反覆的損傷,修復的過程”這幾個字,反覆的損傷和修復其實就是細胞死亡,然後新分裂的細胞補上損傷的部分。

而基因突變本來機率是很低的,據估計,在高等生物中,大約十萬個到一億個生殖細胞中,才會有一個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而正常人基本上在成年之後,因為停止了生長髮育,細胞分裂的數量並沒有更多,而是逐步減少並趨於穩定在一個數值,直到老年之後,細胞衰老死亡的速度加快,因為修復而分裂的細胞數量再次上升。

那麼在人成年之後,只有“經歷了反覆的損傷,修復的過程”才會導致細胞分裂的數量升高。

患癌常常是多個基因都突變才會啟用癌細胞不受控制的分裂,本來一個基因突變的機率就很低了,多個基因突變的機率就更低了。

但因為抽菸酗酒這種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導致細胞分裂的數量的提高,從而大大提高多個基因發生突變的機率,這次可能是A基因發生突變,過段時間是B基因發生突變,接下來可能是CDE等基因發生突變,逐步累積,發生突變的基因越來越多,直到某一天,ABCDE都完成了突變,癌細胞被啟用。

伯父去世的時候是71歲,叔父去世時63歲,一般都認為60歲是人步入老年的一個標誌,也正因為如此,60歲生日被譽為人生的一個很重大的生日,很多人都會在60歲舉行壽宴。

與此同時,人在進入60歲之後,身體各項機能都在開始慢慢衰退,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人老了之後細胞在開始加速衰老死亡,因修復而分裂的細胞數量上升導致基因突變逐漸累積,增加了患癌的機率。

第三個問題,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癌是一種機率病,既然是那樣的話,那麼降低它的機率就是了,而降低它的機率我們能做的,不就是孝經裡面說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嗎?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何生活越來越好?而你卻活成了樊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