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匆匆人生走來,從我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至今,已三十八載,所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如是也!

當女兒在除夕之夜問起:“媽媽,你小時的年是怎麼過的?也有新衣服穿嗎?拿多少壓歲錢了?放了多少煙花?”,這一猛然間,我回顧已走過的三十年,一切喜怒哀樂似夢、又恍若隔世!

如今是2021年,回顧三十年前,那是1991年,九十年代初期。我的小時候那都是在農村度過的。那時候沒有如今這麼多別緻好看的新衣服、新鞋子,更沒有如今餐桌上誘人的、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但是那時候有著濃濃的年味,那是屬於過年在有的“味道”。

還記得那個臘月裡的凌晨,月亮和星星似路燈般給我引路,我除了穿著自己的棉衣之外,外面還加了一件奶奶那厚重的棉襖,奶奶推著獨輪小木車,車上兩邊一邊放的曬乾的芝麻桿,一邊是兩個木桶裡面裝的黃豆,我用繩子拴住車頭,在前面幫忙拉著,這樣奶奶推車的時候可以省點力氣,我們是去後面村莊裡一個豆腐加工廠,我們幾天前去排好了隊伍,今天凌晨4點輪到我們家去加工豆腐,那時候我感覺不到屬於臘月的寒冷,有的是期待新年的興奮。到了加工廠,當我和奶奶一起窩坐在灶膛下把芝麻桿送進灶內燒火的時候,那個火苗發出的噼裡啪啦的爆炸聲,像是迎新年的鞭炮,奶奶說那叫“芝麻開花節節高”,預示著一年比一年興旺的好兆頭!天亮和我們的豆腐也加工好了,水瓶裡面裝滿了豆漿,木桶裡面裝滿了白花花的豆腐、竹竿上晾了幾張豆腐皮,歡快的和奶奶回家了,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挑一塊稍微小一點的豆腐,放點醋、麻油、醬油、鹽就這麼把豆腐拌碎了當起了小菜,那時候這道菜對我而言十分美味。

臘月裡的第二件事就是蒸饅頭,饅頭蒸的越大越好,蒸好的饅頭上蓋個小紅點,預示著新年紅紅火火。因為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孩子,家人不給我燒火,只把用筷子沾紅點的任務交給了我,不是實心饅頭,是包餡料的饅頭,奶奶會做豆沙餡、青菜餡、蘿蔔絲肉餡,那都是蘿蔔絲多肉少的,那時候雖然小,但是一個上午蒸饅頭的過程,我可以吃下去3個,那是絕對的好吃啊。

臘月裡第三件事就是陪爺爺寫春聯,那時候我家的春聯不是去鎮上買現成的,都是爺爺買來紅紙,然後自己根據需要剪裁後自己寫的。爺爺有2本寫春聯的書,寫春聯的時候爺爺戴著老花映象是個老教授一般,我在一旁負責倒墨汁、幫忙選擇語句吉祥如意的對聯給爺爺寫,後來慢慢的,爺爺專門把“福”字給我寫,因為需要貼“福”字的地方也挺多的,我只負責寫小的“福”字,再後來我除了寫小“福”字,爺爺又把“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小橫批給我寫了,再後來爺爺老了,寫不動了。。。。。。我依然沒學到爺爺書法的一星半點。

臘月裡的第四件事就是貼春聯。奶奶一早會熬好一鍋的漿糊為我們貼對聯做好準備工作;我開心的吃過早飯就用刷子蘸水開始刷所有門上舊的對聯,以便一會兒可以輕易撕掉。上午撕舊的、下午貼新的,我在家前屋後忙的不亦樂乎,跑來跑去。。。。。。外面的樹木上、後院的小竹子上都貼滿了,站在門前一眼望去,家裡紅彤彤的、明亮亮的,煥然一新,新年的味道來了。

臘月裡還有:敲著小鼓挑這貨擔子賣絨花的,所謂絨花,即富貴榮華之意,每家有女孩子的人家,都會買一對絨花給孩子大年初一的時候簪在頭髮上,當然我也不例外,那時候覺得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還有抬著麒麟獸敲鑼打鼓到你家門前唱吉祥話要彩頭錢的、還有拉著二胡給你送新年祝福讓你給錢的、還有會畫畫的人家,用白石灰粉在家門口畫上吉祥如意獸或者喜氣之意的花朵之類的畫作、當然還有更直接的,直接畫大大的金元寶,從門口路上一直畫到家門口,都是寓意來年豐收、吉祥、安康、幸福!

那時候的年味濃濃的,進入臘月,諸如此事接踵而來,那時候是扳著手指數日子盼新年,那是一種幸福的期待!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除夕那天我早早的洗漱乾淨,幫著媽媽、奶奶端盤子、整理碗筷,看著媽媽切好的層層疊疊的牛肉片、看著爸爸從南京帶回家的鹽水鴨被媽媽切開、那種香味聞得我幾乎流出了口水。一遍一遍的問著:“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吃飯?爸爸你怎麼還不出去放鞭炮?”

年夜飯吃到一半,爺爺就準備好了紅包,裡面是10元錢,我開心的接過錢,然後逗著爺爺說:“爺爺爺爺,不能總是10塊錢吧,今年要漲財啦!”爺爺笑得合不攏嘴,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又掏出了10元給我,現在想來其實爺爺當時應該是早就準備好給我20元的,只是逗我開心而已。20元的壓歲錢對我而言,應該是我的小夥伴中拿的最多的了,我的那些整天玩的好朋友,他們的爺爺就給2元,最多的也就5元。因為爺爺有退休工資,也就是鄰居口中的退休老工人,是“有錢的人”,所以給的多是應該的!

新年第一天穿上媽媽給我準備的新衣服,那是一件口袋繡著一隻小貓咪的大紅色呢外套,那時候可喜歡了,褲子是一條流行的踩腳褲,一雙裡面有絨的黑色皮鞋,那時候心情雀躍、激動、開心!完全忘記了前一夜都是在鞭炮聲中度過的,也完全忘記了一夜幾乎沒睡覺的疲憊。出門見到左鄰右舍的第一句話都是新年好!

一會兒就有人來家裡給爺爺拜年了,我們準備好紅棗和蜜棗燉的糖水盛給客人們吃茶,桌上的盤子裡面放著金果、花生糖、芝麻糖、桃酥四樣甜味食品,預示著新年新開始,新生活甜甜蜜蜜!

從初一到初五,每夜都是在鞭炮的噼裡啪啦聲中睡著和醒來,那時候的煙花特別少,那是因為價格比較貴,買的人就比較少了,鞭炮是必備品,而煙花則是可有可無相對“奢侈”一點。

那時的我也就8-10歲之間,那時的人們忙碌著卻沒有太多的錢,但是有著太多的樂趣。我們圍著黑白電視機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看得津津有味、歡笑滿堂。彈指間30年過去了,現在我的角色變了,從娛樂的主角變成了家長、變成了孩子的媽媽,而我的孩子也已經8-10歲,現在屬於她們的新年又是什麼?

從孩子們的口中我聽到了“過年真沒意思”!

沒有了屬於新年的鞭炮聲、沒有了曾經屬於新年的風情民俗、年夜飯也變了平淡無味,因為雞鴨魚肉是每天可以吃到的,已經吃膩了。長輩們給紅包時候,也沒那麼多的欣喜了,給了就接過來,會數數里面的錢,然後知道自己存起來。電視機在家裡只是擺設,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平板,想看什麼網路搜尋分分鐘就看起來了,要不就去電影院,即使去電影院,那也是平時的生活日常,跟年也沒有太大的關係。或許唯一不變的是看到長輩要說新年好,長輩們都會包個紅包。其他的都變了!

看著路邊的張燈結綵、大紅燈籠裝飾,你才知道新年來了。工作到年三十才放假回家,你才知道今天是除夕了,曾經對於我十分興奮的穿新衣,對現在的孩子來說也不是那麼的激動了,因為他們不缺新衣,我女兒說:“媽媽,過年別給我買新衣服,什麼衣服都可以穿,有什麼不同?”的確如此!因為他們的心中,“年”只是年而已,已經沒有“新”的欣喜與期待了。

曾經我們的寒假、暑假沒有電視,都是三五成群的在村上玩、在田野裡瘋跑、在草垛間捉迷藏;而現在孩子的寒假、暑假,都是培訓班排滿了課程,你不學就落後因為別人在學。每天的戶外2小時活動幾乎做不到,電子產品周邊皆是,一旦有閒暇孩子的最大娛樂或許就是抱著平板玩遊戲或者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了,即使寫作業,也是在臺燈下完成,因為住樓房的孩子,已經無法在自然光下面寫作業了,因為離家上學時天剛亮,放學回來時天已黑!

曾經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

春天時,我折過楊柳枝編過花環戴在頭上,覺得那是公主的裝扮;

夏天時,我捲起褲腳在家門口的河裡摸過田螺回來煮著吃;

秋天時,大人們在曬穀場脫粒稻穀的時候,我和夥伴們爬草堆,看誰爬的高躲的大家找不到;

冬天時,雖然只是棉襖,裡面穿著媽媽自己織的兩件毛衣也感覺不到寒冷,打雪仗、堆雪人,甚至站在凳子上把屋簷下的冰柱扯下來玩,還會去水缸裡砸冰,然後把冰塊扔地上踩上面像溜冰一樣。。。。。。

一年四季,春去秋來。我曾提過籃子拿著小鏟子挖過野菜;也曾和小夥伴們在田野裡嬉戲;也會在插秧時光腳在秧田裡丟過泥巴;更曾在水溝裡撈過魚;也記得光腳在田埂上行走時看見蛇盤曲在那裡覓食物害怕得一動不動的大喊大叫。。。。。。

現在的孩子呢?他們的娛樂在哪裡?他們的娛樂在室內或者室外的遊樂場裡,為了玩一個專案排1個小時的隊伍;他們的娛樂在電子裝置裡,彈指間遊戲人物灰飛煙滅的快感;他們的娛樂在週末能抽出來的2-3個小時裡可以去戶外搭個帳篷、蕩個鞦韆都感覺那是快意的、奢侈的,都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偷”之感。。。。。。

光陰飛逝、日月如梭,或許再輾轉之間又是一個三十年過去,我已是白髮蒼蒼,當有人叫我奶奶時,再回顧這60年前的光景,那將又是個什麼心情?應該還是嚮往的、思念的,因為這份童年時光活的純粹、活的簡單、也活的幸福與歡快!當未來兒孫繞膝時,他們聽我說著我的童年故事,或許就如同我幼年時聽著奶奶給我講她的童年故事那份好奇,然後一遍一遍的纏著奶奶講下去,因為奶奶的幼年對我而言是個陌生的世界。

人生,我已經走過一個三十年;將來再過去三十年後,那將是個怎樣的生活?當我步履蹣跚變成老奶奶的時候,老公也變成了老頭子,我們還能否一起在院落裡、在月光下、躺在搖椅上,說著我們經歷過的曾經,說著我們逝去的年華,說著我們一生的喜、怒、哀、樂。。。。。。

即使老去,過去的記憶猶在,在童年快樂時光裡陪伴我的爺爺奶奶,即使他們現在已經在天國,但是我還是會思念他們,因為他們是我童年畫卷中不可或缺的著墨,在那份純真裡,爺爺奶奶的笑容總是那麼燦爛。

將來等我和老公變成爺爺奶奶的時候,或許又是另一種期待——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處境三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