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具有持續性質的事,如果採取不滿的態度。
那麼往往有三個選擇:1.繼續做下去,背地發牢騷
2.直面溝通
3.放棄
這篇文章的由來是因為一件事,那也應該讓這件事來組成豐富這篇文章。
事情是我在大學發生的,每個宿舍四個人,需要推出一位當寢室長,那時候急著要,另外三個舍友,兩位不想當,一位當時出去了。
我就應了下來,沒想到之後需要參加三次心理培訓,名義上是現在大學生糾紛,自殺等案例越來越多,我們這些紮根在基層的同學需要具備相應的心理知識,觀察同學們是否有反常行為,及時發現並通知老師。
初心是很不錯的,實際卻做得挺稀爛,第一次培訓在培訓開始前竟然安排大二兩隊辯論隊來比賽辯論?合著是來當綜藝觀眾的,還不給錢,方圓百里的筍都被奪光了。
等他們辯論完還得繼續參加心理培訓,但是同學們的熱情早就被前面的辯論磨光了,哪裡還有心情聽課。
第二次心理培訓一開始就讓我們玩遊戲,因為上一次培訓其中有介紹心理熱線電話。便讓我們上臺用身體擺數字,組成熱線電話,名義上是讓同學們印象更深刻。
上臺的人沒一個是自願上去的,自己擺的難受,我們臺下看的也難受。這讓我想起了今年春晚嘲諷單身是狗的小品,所有人都知道是錯的,就只有本人不知道。
第三次心理培訓可以說很多人都是被逼著來的,不來就要扣學分還是怎麼樣。但是要溜還是很容易的,籤個到,再讓別人幫忙籤個退就行了。
第三次又要玩遊戲,老師喊了一位同學上去,那位同學黏在椅子上,與椅子融為一體死活不去。
這位老師到最後一次好像才知道出現問題,在局面冷場的情況下連續說了三次要跟她溝通,說明不上去的原因,不然自己知道同學們不喜歡這樣,卻不知道為什麼不喜歡。而同學們也不溝通,就只會在背地發牢騷,這樣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我聽了她的話,覺得確實有道理,便採取了第二種選擇,站起來直面溝通。現在回想起來,在一片冷場的情況下,最需要的其實就是“勇氣”了。
人都是喜歡抱團的,因為這樣溫暖,這樣安心。但是一個人成長,探索機遇就意味著孤獨,更多的不是和別人競爭,而是在和自己競爭。別人都在玩,就你在學習。這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孤獨這種情感在其中,你需要有長期對抗孤獨的準備。
但其實孤獨只是第一階段,我可以說我已經脫離了這個階段。為什麼會孤獨?孤獨代表著你對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不確定,而玩樂是確定的。
當你知道你做的事情未來一定會有回報,而且比現在玩樂大得多,那麼其實孤獨無形中就被化解了。
這也是為什麼要賦予事物更大的內動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