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沒錯,是你的阿郎

愛一個人,究竟是因為什麼?對方是感動了我們,還是我們貪圖了點什麼?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愛,多半是感動和貪圖的大雜燴,偶爾才是真心喜歡,或者個性欣賞,有些過於理想化的情意,很容易在現實中被流放。

理想化的愛情,確實值得我們去信仰和追隨,可是生活是現實的,人生是殘酷的,這一生的道路波折起伏,總難以順遂,看似終點特別近,近到觸手可及,但是抬眼望去,竟然發現終點離得特別遠,遠到難以抵達,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會有多骨感。

期待太多,失望也會很多。

男女之間的愛,若弄丟了現實,放逐了生活,丟棄了殘酷,多少都是背離初衷的,至少愛的本質就是付出和欣賞,而不是接納和享受。

所謂的愛情現實,不是放棄真心,一味地偽裝情意,而是敢於接納赤裸裸的現實,將愛和生活結合在一起,總能找到恰當的平衡點,不會過分浪漫,也不會過於現實,在愛與現實中,擁有一份幸福。

男女之間的愛,歸根到底,其實就是一個“色”字,具體體現在這幾方面:第一,臉色,即情緒;第二,姿色,即顏值;第三,神色,即內涵。

太多人喜歡把男女之間的愛歸結於姿色,總覺得一眼盛情就足夠安穩了,事實上,越是一眼盛情的愛慕,越難以餘生,因為這背後的磨合慘烈,誰也沒有心理準備,誰也沒有預期和規劃,這種走一步算一步的緣分美好,難免在時間的橫軸上慘淡劇終。

更多的異性愛意源自於內涵或者情緒,這些又多是生活氣息的干預和融入,撇開了愛意的執迷和狂亂,同時還添加了一些現實的殘酷,在理智和平靜中,儘可能地正確選擇和陪伴。

不管哪一種愛意表現方式,若契合著自己的喜好與厭惡,都將是合適的,且合理的,畢竟幸福這件事屬於內心的感受,跟他人無關,若感覺到踏實和溫暖,自然就是最好的遇見;若總感覺到不安與痛苦,這大概就是很尷尬的相遇。

姿色,神色和臉色,可以概括為這樣的一種愛意格局:現實之外的理想化訴求,以及現實之內的理智化追求。

透過外表愛上一個人,沒什麼可羞愧的,畢竟視覺才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異性之間的魅力源泉。

透過外表,愛上一個人的內涵與底蘊,或者個性與態度,也是切實可行的,畢竟有趣的靈魂才最能令人長久迷戀,時間所能驗證的真摯,多半來自於味道與氣質。

色不是空有外表的繽紛,也不是單純的顏值展示,而是存在著諸多的表現方式。

臉色,即情緒

情緒跟性格有沒有差別?性格是已經形成的個性特徵,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特質,隸屬於某個人或者某種事物,一旦形成,就是有所堅守的表現。

然而,情緒則略有起伏和變化,完全可以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善於掌控情緒的人,臉色多半親和與溫暖,讓人感覺到春風般的柔美與溫潤;不善於剋制情緒的人,雖然直爽偏多,可也讓人覺得尷尬和凜冽,要麼很痛,要麼很甜,總難以找到平靜祥和的安放。

男女之間,若因為一份情緒而愛上對方,那麼很可能就會在現實中波折不斷,甚至有所迷失和慌亂,畢竟現實的一切總在發展變化中,今天是陽光明媚,明天說不準就是陰雨綿綿,這份環境的變化,或多或少能夠引起情緒的微妙起伏。

當初的直爽或者親和曾令人歡欣鼓舞和欣賞愛慕,後來的變化和褪色,是否還能被人珍惜和在乎呢?或許有人能一如既往地陪伴,但是更多人將會選擇放棄或者鬆手,再或者模糊了最初的念想。

追隨著情緒而愛的人,往往最不安和慌亂,因為未來永遠在路上,總難以掌控在手掌心裡,以前甜蜜,如今苦澀,實屬正常,以前平淡,如今幸福,也是常事,似乎一切都不可控,伴隨著情緒的波折變化,人也會有糾結和掙扎。

姿色,即顏值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歲月是把無情刀,不曾饒過任何人。

不管你青春時候有多靈動和姣好,又有多少帥氣和陽光,歲月流逝,光陰溜走,人總會有容顏的漸衰,這是生物機能的本質表現,凍齡的人是個例外,不是常事。

那些能夠凍齡的人,往往做到了常人難以做到的自律,更嘗試了一點點狠心和無情,對自己格外狠心,又對生活特別嚴謹,似乎人生的每一項事情,都能做到極致的完美,才擁有著別人所豔羨的凍齡之精緻。

因為外表的美好而愛慕,多半都會在歲月的划走中,漸漸有了遺憾和悵惘,未必嫌棄對方的衰老,卻很容易因為一番對比而失落,曾經有多迷戀青春飛揚,如今也就有多討厭青春不在,一番失落中,多少會有一點點心酸和無奈。

透過表面而堅守一份愛,往往最有自我傷害的傾向,因為既不能瞭解對方的想法和態度,也無法確認自己的愛慕是被真心認可,還是牽強感動後的接納,似乎一切都很模糊。

一份愛若在模糊中,不斷地行走在時光裡,又見證了歲月的飛逝,容顏的漸消,大概最初的愛慕和痴迷都將變得非常渺茫,至少也會漸漸有了褪色。

神色,即內涵

男女之間,比較高階的愛,大概就是透過皮囊而愛上對方的靈魂。

不管是陌生人之間,還是早已熟悉的人之間,不會被外表的一切所影響和干擾,而是冷靜且理智地透過外表去欣賞或者尊重,總能理性選擇和愛戀,若愛就有深刻的喜歡,若不愛就會保持絕對的平行距離。

有一種靈魂社交,被稱為“無限接近,卻永不相交”,為什麼這樣說呢?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比如,他們聊得投機,卻深知彼此之間並無未來和結果,那麼他們就不會隨便曖昧或者暗示,更不會日久生情,而是善於主動保持距離,誰也不越界,誰也不放肆,只是欣賞著對方的靈魂而陪伴,比朋友要親密一點,又比戀人疏遠一點。

他們之間的相處,並不是曖昧的傾向,而是靈魂達到了同一高度,願意互相欣賞,卻不願意相愛後的陪伴,這一程相遇,只是握手在人生高度上,並沒有感情上的交集。

基於對方的內涵而愛戀和痴迷,或許更能長久和牢固,因為內涵這種東西不會因為時間而慘淡,卻能夠因為時間而充分沉澱,又不會因為空間而質疑,卻能夠因為空間而更加信任。

融入骨子裡的喜歡和愛慕,才會有色意上的長久遊走,既能乍見之歡,還能久處不厭,甚至還可以高大上與下里巴人的相互兼顧。

一份愛,若缺少了一點點企圖,多少是有些理想化的,或者說是不夠現實的,唯有沉澱在生活上的喜歡與欣賞,才能走更遠的路途。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人不愛一個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