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沒有說內向的人不好,但實際上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有時候缺少了一些資源連結的機會。比如外向的人們不怕與人交流,會在人前大方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在自己困頓的時候能夠大膽向別人尋求幫助,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結識到新的朋友。

內向的人內心總是很柔軟,人們經常用敏感來概括他們難以捉摸的性格。但其實他們其實不是敏感,只是比起外向的人們更加能夠感受到世界的細微的變化。

很多被貼上“內向者”標籤的人們經常害怕與人交往,害怕和別人交流。在社交過程中很那走出第一步,不知道如何做主動的那一方。在聊天的過程中特別害怕空氣突然安靜,與對方的聊天陷入尷尬之中。

近些年來,“社恐”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社恐”似乎成為了一種疾病,其實只是不願、不敢、不會社交的另一個代名詞而已。人們只是為這種現代社會新興的病態生活冠上了一個更加好聽的名字罷了。

漸漸地發現在人群中最想說些什麼的時候,那些話語卻久久在肚裡打轉。看著別人熱切地聊天,內向者也想搭一句話,可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沉默。

比起外向者,內向者更想找一位靈魂伴侶來陪伴自己。因為外向者不用努力,身邊就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人。內向者們需要的陪伴不是強行把一個人拉過來進入到他的生活中,而是希望有一個真正懂他們的人,即使不用他們問候,也知道何時做出迴應。

我們也會時常不明白內向者到底在怕什麼,尤其是外向者,也許更加不明白這一點,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那樣的社恐時刻。

而有一句話很好的解釋了內向者為何內向的原因:其實你並不內向,只是不擅長對不親密的人開朗。

《如何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一書中向我們講述了內向者在社交時真正恐懼的原因,他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以及作為內向的人,我們應該如何克服這些恐懼,去迎接生活的饋贈,進而結交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

要有自我認知能力

什麼是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認知能力是自己對自己內在的一種高度認識。《如何結交比你優秀的人》中說到自我認知能力是這樣解釋的:自我認知有兩種型別:內在的自我認知和外在的自我認知。

其中內在的自我認知就是我們自己能夠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自己的激情、心願、夢想,與外界的聯絡。而外在的自我認知就是我們對別人對我們看法的瞭解程度。別人對我們的夢想、激情、心願、和各種反應能力的品質的看法,這些都屬於外在的自我認知。

換句話說就是,自我認知要求你不僅要自己瞭解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且你還要了解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模樣。

用學術性的話語來說就是內在的自我認知和外在的自我認知構成了完整的認知體系。也就是說缺少其中任何一方,你的自我認知體系都是不完整的。

假如一個人內在的自我認知很薄弱,那也就意味著他對自己的個人價值以及心願、夢想、優勢和劣勢都不是很瞭解,那進而他就會對自己非常沒有信心,不論幹什麼都沒有自信。在遇到新的挑戰的時候,心裡對內在那個自己充滿了懷疑和牴觸,缺乏自信心的結果是非常可怕的。

那麼反之一個人假如缺乏外在的自我認知hi變成什麼樣呢?和缺乏內在的自我認知相反,缺少了外在的自我認知,這個人更多的可能是會走上另一個極端:變得狂妄、自大、陷入妄自菲薄之中。

所以克服恐懼,戰勝自我,走出舒適圈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自我認知能力。對自己有相當深厚的瞭解,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會幹什麼,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不會做的去學就好了,不擅長的勤加練習肯定能夠做好。

當能夠很客觀地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恐懼的了。

學會擁有成長型心態

《終身成長》一書中關於人的思維模式給我們列出了兩種不同的形態:成長型模式和固定型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不曾注意過自己是什麼型別的思維模式,但是實際上你的思維模式很大程度上都在影響著你的所作所為,包括你在考慮做何種決策的時候,你固有的思維模式都在影響著你做決定。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生活中不論面對什麼困難他們都不曾有後退的想法,他們會把一切挫折和挑戰當成是進步的機會,從中找出可以提升的地方,進而做出改變,完成蛻變。他們在挫折和困難面前展現出一種成長型心態,在眾多選擇面前,選擇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情來做。

正是因為有著這種成長型心態,所以他們不怕困難,也從來沒有恐懼感,因為他們知道在何時應該邁出那關鍵的一步,為了成長和完成蛻變。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們在重大挑戰面前,他們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努力勇敢克服困難,順利渡過困境。所以任何時候都不曾退縮過。

而本身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一直相信自己的才能使一成不變的,他們在面臨挑戰的時候,很難走出第一步,因為伴隨著固定型思維模式一起的還有對外界新鮮事物的恐懼感。

固定型思維模式下的人會把發生的一切糟糕的事情首先自身聯絡起來,會反問自己,“這件事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他們通常會把外界發生的事當做成一個衡量自己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這一點與成長型心態的人完全相反,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始終相信自己的能力,始終肯定自己的個人價值,不會因為外界發生的事情就改變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和看法,更不會因此而否認自己的價值,輕視自己的地位。

固定型思維模式下生長的人慢慢地在任何事情上面也學會用相同的心態去看待事情——固定型心態。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們比較容易“自省”,與其說是“自省”,不如說是自我否定。在這一型別人們旁邊,你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的人生太可悲了”、“為什麼感覺世界在和我作對”、“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我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當他們經歷過一次打擊之後,就很難再次勇敢面對挑戰,因為擁有固定型心態的人們的自信心似乎非常稀有。自信心的缺乏導致他們對新事物、新挑戰產生了一種沒來由的恐懼感,反正就是不敢邁出那一步。

而在社交問題中也同樣存在著擁有固定型心態的人,他們不敢去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害怕在社交受挫,甚至受人冷落,而這些心理活動的產生都是因為他們的固定型心態在作怪。他們好像過於放大挫折和失意了,在社交過程中只要出現一丁點兒不如意和不完美,他們開始否定自我,懷疑自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開始自暴自棄。

而成長型心態的人即使是陌生的環境,他們也會抱著學習的態度,給自己機會去了解別人,敞開自己的懷抱去接納別人,主動進行社交。即使出現受挫,他們也不會在這一件事情上面就定義自己,他們會總結經驗教訓,努力提升自己。

所以即使你自認為你是一個內向者,不適合社交,但為了克服恐懼感,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為自己搭建人脈圈。你需要將固定型心態轉變為成長型心態。在社交過程中把每一次與他人的接觸都當做是自己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列出恐懼清單,和事實進行對照

你知道你到底在恐懼什麼嗎?你需要坐下來好好想一想,在恐懼社交的時候,你需要進行思考,你到底是僅僅是恐懼社交這件事,還是恐懼其他的事情呢?比如你怕你的言談舉止不得體,你擔心自己不會說話,強行聊天只會陷入尬聊,你害怕你沒有認識的人有可能會被孤立。

你仔細想想你恐懼的這些事情,儘量深入剖析你的內心,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問題。接著將這些恐懼的事情找一張白紙寫下來,列出你的恐懼清單,然後跟現實進行對照,想想這之間有多少出入。問自己一個問題:事實真的像我擔心的那樣嗎?

很多時候當你把你所恐懼的和現實對照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能明白,你可能只是杯弓蛇影罷了。

現實並沒有你擔心的那樣糟糕,別人不一定會觀察你的穿著是否得體,即使你不太會說話,但是社交過程中也沒有硬性要求,一定要你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呀,而且有時候你不一定是唯一的陌生人,也許有許多像你一樣隻身一人的社交者,所以大膽邁出第一步,和他們去交流吧,當你說出第一句話的時候,你會發現社交也沒有困難。

列出恐懼清單,和事實進行對照的技巧能夠很好地減輕你那莫名的恐懼。

明確自我認知能力,學會擁有成長型心態,列出自己的恐懼清單與事實進行對照,遵循著3個步驟,將有效幫助你克服社交中的恐懼,進而幫助你結交比你更加優秀的人,實現自我成長,完成蛻變。

圖/網路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靈性功課] 傾聽、交流與靈性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