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之前咱們在親密關係中著重談了 "是什麼" (what) 和 "怎麼樣" (how)。今天我們來深入探討"為什麼"(why) 。

為什麼你給得越多,對方反而越疏離,你懷疑是自己不夠好?

為什麼你們吵架就像拳頭打在棉花上,冷暴力?

為什麼你覺得自由比愛情重要,獨立的空間神聖不可侵犯?

為什麼有問題你喜歡第一時間自己解決,而不是向另一半求助?

為什麼你內心總有衝動想翻看他/她的手機?

為了研究人們在人際關係中的行為模式,心理學家們建立了許多模型和猜想,其中影響力彌久不衰的當屬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也有人翻譯成"依附理論",個人覺得"依戀"更確切些)。

很多人特別是那些經歷過情路坎坷的朋友,可能對“依戀理論”有所耳聞。"依戀理論“的確可以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了解自己和愛人的行為模式。但同時大多數人也會陷入“自我診斷”的誤區,後面我們會針對這一點專門展開。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專業的解讀。

內容簡介:

依戀理論的來龍去脈什麼是依戀理論?鮑比 - 理論創立 - 嬰兒研究瑪麗·安斯沃思 - 重要發展 - 依戀模式個體差異成人依戀模式研究依戀模式四象限依戀理論的現狀與侷限性

01

依戀理論來龍去脈

什麼是依戀理論?

建立與他人的聯接,是我們(人類)的本性。我們在遇到危險時,會本能的感到壓力並尋求保護;我們感到安全時,會把精力放在尋求安全之外的領域,去探索去玩耍去發展。

依戀理論試圖描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建立機制以及在壓力下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大多是無意識的,一旦被觸發,意識層面很難控制。如果你經歷過幾段失敗的戀愛關係,依戀理論也許可以幫助你看清楚自己的戀愛行為模式,為什麼你會被某些型別的人吸引,為什麼同樣的經歷會一次又一次的發生......

依戀理論始於1950年代,它並不是從研究成年人戀愛關係開始的,而始於研究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模式。

鮑比 - 理論創立 - 嬰兒研究

他試圖瞭解經歷與父母分離的嬰兒所遭受的痛苦。鮑比指出,嬰兒會竭盡全力(例如哭泣,瘋狂搜尋),以防止與父母分離或重新找回父母。並且這種表達是多種哺乳動物所共有的,並推測這些行為是自然進化的。因為人類的嬰兒像其他哺乳動物的嬰兒一樣,無法餵養或保護自己,所以他們依賴於“年長而聰明”成年人的照料和保護。

鮑比認為,能夠透過依戀行為保持與依戀物件接近的嬰兒更有可能存活。因此,他判斷,嬰兒的依戀行為,是透過自然選擇逐漸“設計”的,以調節對依戀物件的接近度。

瑪麗·安斯沃思 - 重要發展 - 依戀行為的個體差異

鮑比是大腦,建立了依戀理論的框架和研究方向,同時也認識到嬰兒依戀行為存在個體差異,但沒有進行系統性的研究。這時候,來了神助攻。他的同事瑪麗·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1913年–1999年)開始系統地研究嬰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紐帶。

她隨同丈夫一起來到烏拉圭,和她的學生們開創了一種研究嬰兒與父母依戀模式的實驗。他們將12個月大的嬰兒及其父母帶到實驗室,有計劃地將其分開並團聚,結果發現:

大多數孩子(約60%)當父母離開房間時,他們會感到沮喪,但是當父母返回時,他們會積極地尋找父母,並很容易被父母所安慰。表現出這種行為方式的兒童通常被稱為安全型。

其他孩子(約20%或更少)最初會感到不適,並且在分離後變得極度痛苦。重要的是,與父母團聚時,這些孩子很難得到安撫,並且經常表現出相互矛盾的行為,這表明他們希望得到安慰,但同時也希望“懲罰”父母離開。這些孩子通常被稱為焦慮型。

另外的孩子(約20%)似乎不會因分開而感到困擾。團圓後,他們會積極避免與父母接觸,有時將注意力轉移到在實驗室地板上玩耍的物體上,這些孩子通常被稱為迴避型。

有了實驗資料支撐,依戀理論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心理學研究方向。

成人依戀模式研究

直到1980年代中期,研究人員才開始認真思考依戀模式對成年人的影響。哈桑(Hazan)和史瓦(Shaver)是最早在兩性關係課題中探索鮑比思想的研究者。關於成人依戀最早的研究包括研究成人依戀中的個體差異,人們對自身的看法以及對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的記憶的聯絡。在研究成年人依戀模式時,學者需要解答下面幾個問題:

我們在成年人中是否可以觀察到與嬰兒一樣的依戀模式?

成年人的情感關係是否與嬰兒/養育者有著同樣的作用機制?

從嬰兒期到成年期的依戀模式是否一成不變?

哈桑和史瓦推斷,成年人之間情感的建立和行為模式,與嬰兒和養育者觀察到的機制相似,並指出兩種型別的相似之處:

當對方都在彼此附近並且有所迴應時,雙方都感到安全

兩者都保持密切,親密的身體接觸

當一方失聯,雙方都感到不安全

彼此分享新的發現

對彼此說傻話(baby talk)

他們還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衡量成年人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求研究物件閱讀下面列出的三個段落,並指出哪個段落最能說明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方式:

我與他人相處有點不舒服;我發現很難完全信任他們,也很難讓自己依靠他們。當有人離得太近時,我會感到緊張,而且通常,其他人希望我比自己感到更自在更親密。

我發現與他人親近相對容易,並且依靠他們並讓他們依靠我很容易。我不用擔心被拋棄或有人離我太近。

我發現其他人不願意像我想要的那樣親近。我經常擔心我的伴侶並不真正愛我或不想和我在一起。我想與我的伴侶保持非常親密的關係,這有時會使人驚恐。

他們發現其類別分佈與嬰兒期相似。換句話說,約60%的成年人將自己歸類為安全型,約20%的人稱自己為迴避型,約20%的人稱自己為焦慮型。

02

依戀模式四象限

目前學界普遍接受的依戀理論是米庫林色(Mikulincer) 和 史瓦(Shaver,2007)年提出的依戀模型。他們定義了兩個維度, 可能被拋棄的焦慮感以及對親密關係的恐懼感。兩個維度從高到底組成了四個象限,分別是高焦慮-低迴避,高焦慮-高迴避,低焦慮-低迴避,低焦慮-高迴避。

首先要澄清的是,這個分類方式並不是讓你對號入座,給自己貼上某個型別的標籤。人的心理和行為非常複雜,無論什麼模型都只能透過某幾個維度,從普遍性的角度來解釋某個問題。很多文章常常會簡單粗暴地介紹四象限,然後讓你測試自己屬於哪個型別。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

首先,這個模型是漸進連續的,而不是類別式的。換句話說,即便你和另外一個人都是“安全型”,這並不代表你們是一樣的“型別”。一個人可能在安全型的邊緣,在受到壓力之後,他依然會表現出迴避型,或者焦慮型的行為模式。類似的, 一個人也可能在焦慮/迴避型的邊緣,在穩定安全的關係中,他也可以表現出安全型的行為模式。

其次,並非所有的兩性關係都建立在依戀行為的基礎上。比如,當你感受到壓力和危險時,你首選的安慰物件是其他人而非你的另一半,那麼這套理論也不一定適合你。

學會利用它,而不要被它框住了。

下面介紹四種類型:

安全型

安全型的人樂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樂於獨處,有自信心。他們能夠正確地處理生活的優先次序,劃清界限。他們是最好的伴侶,家庭成員,和朋友。儘管他們遭受困難和壓力,仍能繼續前進,他們信任自己身邊的人並且值得信賴,忠誠,樂於奉獻。安全型別可以不費力的建立親密關係。他們依靠他人,也是出色的照顧者。

根據研究,超過60%的人屬於安全型。安全型人的特點。

我發現很容易在情感上與伴侶保持親密關係。

當我向伴侶展示自己的感受時,我知道他們對我的感受也一樣。

我知道我的伴侶在我需要他們時會在那裡。

我不高興時想和我的伴侶在一起。

我不擔心我的伴侶離開我。

焦慮型

焦慮型經常感到亞歷山大,並擔心自己和另一半的關係。他們需要伴侶不斷地迴應和關愛,很難獨自一人生活。他們通常會屈服於不健康不對等的兩性關係。他們很難信任他人,即便是身邊親密的人,同時他們過分依賴外界來滿足他們情感需求和解決他們的問題。在壓力下,他們可能過度情緒化,想孩子一樣哭鬧。統計學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慮。

根據研究,約20%的人屬於焦慮型。焦慮型人的特點:

我的伴侶不願在情感上達到我想要的程度。

當我告訴我的伴侶我的麻煩時,我覺得他們真的不在乎。

當我的伴侶讓我失望時,我很難原諒他們。

我經常擔心我的伴侶不愛我。

我擔心我們的關係會結束。

迴避型

迴避型極為獨立,自己自足,通常在親密關係中感到不自在。他們是逃避親密關係的專家,可以找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解釋自己逃避的理由。如果你覺得新冠病毒下與人隔離的生活方式挺好,多半你有點小回避。

當人們試圖靠近他們,他們會感到“擁擠”或“窒息”。當他們相信別人想控制他們,限制他們的自由時,他們往往會做出偏執的行為。開始每段關係之前,他們總有退出策略。同時,迴避型在關係中通常避免承諾或有過多的親密接觸。

在調查中,迴避型在自信方面得分最高,而在情感表達和熱情方面得分最低。他們很少主動關心伴侶和朋友,即使在有需要時也往往不依賴他人。他們作為照顧者的得分比其他型別的得分低,這意味著在遭遇困難時,他們很難被依賴。

不幸的是,戀愛關係中的強者往往是那個不在乎的人。因此,迴避型經常是兩性關係中處於控制的一方,因為他們幾乎總是願意離開。這與焦慮型相反,他們往往屬於被控制的一方。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迴避。

根據研究,約20%的人屬於迴避型,迴避型人的特點:

當我在伴侶身邊時,我寧願保持自己的狀態。

我不跟我的伴侶談論我的感受。

我不會給我的伴侶讓我失望的機會。

如果我感到沮喪,我不想和我的伴侶在一起。

我不在乎我的伴侶是否離開了我。

恐懼型

恐懼型人數比較少,他們同時擁有焦慮型和迴避型的特點。恐懼型不僅害怕親密和給予,而且不信任任何試圖與他們親近的人,會想辦法折磨他們。他們渴望深刻的關係,由此通常會感到強烈的孤獨感,但是這些壓力和恐懼對他們潛在的關係造成破壞。

這種型別有一些會有邊緣型人格障礙。他們想要愛。他們希望像任何人一樣被理解,感到安全,與他人建立聯絡。但是,這個過程非常困難,與他人的感情發展可能會比積極情緒帶有更多的消極情緒,包括焦慮,困惑,自我憎恨和懷疑。恐懼型的人常常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孤獨或痛苦上,或者在虐戀中,也有部分人會透過酗酒或藥物解壓。

03

依戀理論的現狀與侷限性

當前針對依戀理論的研究仍然需要解決的許多問題。其中重要的課題是,研究哪些確切的因素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依戀模式,如何促進非安全型向安全型轉變從而提高關係的幸福度。

依戀理論的一個侷限性在於它相信在嬰兒期形成的依戀模式會伴隨著人的一生,而未能認識到社會階層,性別,種族和文化對人格發展的深遠影響。研究表明,社會和經濟因素對個人發展具有很強的影響。

依戀模式可以被改變嗎? 鮑比覺得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伴隨一生,它是在潛意識下被觸發的。現代的心理學家們相信透過努力,依戀模式可以被改變。改變的第一步,是覺知。

參考文獻: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25-45).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8.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 and Reactions to Feedback from Romantic Partners: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al Bases of Self-Esteem july 1998,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7):699-714https://www.psychotherapynetworker.org/blog/details/617/the-one-thing-thats-missing-from-attachment-theoryMikulincer M, & Shaver (2016),attachment in adulathood: structure,dynamics, and change (2nd ed.) New York,Guilford press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離別的落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