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女人在面對“如何取悅男人”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付出,對他好。
電影《無問西東》中的許伯常很嫌棄劉淑芬,覺得她沒文化,目不識丁,配不上自己這個知識分子,於是,一開始,他提出了離婚,是劉淑芬以死相逼才作罷。
從那之後,許伯常就對劉淑芬很冷漠,不和她說話,無視她的存在,但即便是這樣,劉淑芬也沒有任何怨言。
她打掃家務,把好吃的留給許伯常,把家裡唯一的一張床讓給許伯常,但是她做了這麼多,她這般討好,也還是沒有讓許伯常對她改觀。
許伯常依舊對劉淑芬無視,依舊對她冷漠。
所以,取悅男人,一味地討好一點用都沒有,還會讓自己的付出價值變得廉價。
食鹽效應:好,適時、需要的才最好01)、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頭驢平常都吃著主人拿給它的青草,吃得時間長了,就覺得索然無味了。
有一次,主人無意中在這頭驢子的草料中加了一把鹽,然後驢子在吃草的時候立馬就覺得這堆草變得很美味。
驢子問主人在裡面加的是什麼,主人說是鹽。於是驢就宣佈,從此以後,自己不吃草料了,每天光吃鹽就可以了。
然後,主人拿了一大把鹽讓它吃,結果它剛吃了一口就覺得酸苦無比,然後第二天,這頭驢就皺著眉頭自己找草吃了。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的食鹽效應,它指的是一件事情不可缺少,但是也不能過多,別人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02)、在兩性關係中,女人總覺得對男人好就有利於關係的更好發展,但是我們從不曾考慮,我們付出的到底是不是對方想要的,又或者說,我們付出的那麼多可能於別人而言,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我們做菜的時候,食鹽這種東西或不可缺,但是需要它的時候,它就是調味劑,不需要它的時候,若是加得多了,它就會破壞白菜的味道。
所以,我們可以付出,但同樣也需要明白,別人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要想著自己能主動給予別人什麼,而應該想著如何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自己能給予對方什麼。
兩性關係中,延遲滿足效應的定義和實施01)、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我們會在生活中面對很多誘惑,例如有的人想要減肥,但是面前擺了一塊蛋糕,有的人無法忍受誘惑,吃了,結果前功盡棄;有的人拒絕誘惑,沒有吃,於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延遲效應其實更像是一個人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是個體內心心理成熟的表現,同時也是人類個體進化過程中的基本心理能力。
很多人在兩性關係處理的過程中會操之過急,然後覺得只有對男人好才能夠維持這段關係。
確實,沒有人能夠抵擋另一個人炙熱的心,討好也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兩個人的關係達到一個頂峰狀態,但是,以後呢?
02)、我們不能夠保證自己永遠都會保持一種心境,那麼由討好堆積起來的愛情,一旦離開了等量的討好,感情還能夠保持在同一個高度嗎?顯然不能。
簡言之,延遲滿足就是一個人的“忍耐”,人們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
低階的慾望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但是高階的享受只有透過剋制才能夠擁有,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所以,聰明的女人不會在感情中一味地討好,她們會透過延遲滿足效應來不斷地維持男人對自己、對感情的興趣度。
越是難以得到的,往往越是覺得最好延遲滿足的關鍵在於一件事情的需求滿足並不會在當下立即去實現,它只會適時出現,然後滿足對方的需求。
女人取悅男人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是過度地討好就會讓女人的付出價值變得廉價,付出或不可缺,但是多了就不那麼重要了,畢竟錦上添花遠沒有雪中送炭來的及時有效。
張小嫻在《請做取悅自己的貴族》這本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難道不可以偶爾抱著赴宴的心情愉悅自己嗎?人生是一場秀,我們每個人都在走秀,都有自己的姿態。”
可以主動,但不要倒貼,人總是先愛自己而後愛人,這樣形成的愛才會越稀有,才會越難得。
The End -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