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一位發小的姑姑因為不忍疾病的折磨,以及由此帶來的無法釋懷的對家庭拖累的自責,而選擇了一條讓他們親人無法接受的道路。
在聽這位發小的傾訴以及寬慰他的過程中,我開始對他的悲痛產生了一些共情。因為在此之前,我就聽到他跟我說的一些關於他姑姑的故事,知道他們姑侄之間的深厚感情。並且,我對他姑姑也有一些印象。因此,對他當時的感受,是會有一些理解的,並且也感覺非常可惜。
然而,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每每看到母親在別人家老人出殯上山前的那個在垸門口停靈的儀式上,也會經常傷感地哭泣流淚,就十分不解。甚至有時候還有點打趣她,說跟她又沒關係,幹嘛那麼悲天憫人?
這種情況幾乎持續了十幾年,一直到我25歲之後,才慢慢有所改變。並且即使發生了改變,對這樣事情的理解,也會繼續隨著類似事情的發生,而心生新的理解。比如在2018年3月李敖過世的時候,我就對母親當年的悲憫的表現,做出了這樣的理解:
小時候,垸裡有老人過世,媽媽總會在他們上山的時候放下手下的活,去送那些老人一程。而我總是不解,想著又不是自己家的老人,幹嘛那麼“悲天憫人”。然而年紀大了,再看到這些訊息,自己心裡也會如此傷感。而傷感的,倒不是這些過世的人跟自己有啥關係,而是自己與他們曾經一起生活過的世界和歲月,也就是自己與他們曾經有過有趣的交集。然而隨著這些人一個一個的離世,過往的交集也隨著他們的離世而徹底的告別了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可能感慨的,是我們已逝的歲月,我們那一去不能復返的歲月。
另外,也告訴我們,我們開始漸漸變老。因為對於小孩來說,他們就是個名字,其他啥也不是,就如同二十年前的自己聽到那些離世的老人一樣。
這就是自己三年前對這種事情的理解。然而這三年來,隨著自己以及周遭的變化,開始對身邊人或者說是有印象的人的生老病死有了新的感悟。
這種感悟就是,生命無常,人生實苦。無論是疾病折磨還是生活不順而選擇輕生抑或是年老而亡等,在面對生活的無常和苦澀時,我們人類實在是相當卑微和無奈的。想著以往還和這個人有過說說笑笑,然而時下卻天人兩隔,從此再也不能互動,真可謂是“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尤其是,如若這個人跟我們感情還很好時,這種不捨的情感、巨大的心痛、無盡的遺憾更是無法寄託。如此,惟以悲痛寄哀思。用王羲之的話說,應該就是: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這就是當下自己的體悟。可能再過幾年,隨著閱歷的豐富,對這樣的事情會有著更進一步的感受。而我之所以開始理解母親當年的行為並對這樣的事情有了新的感受,也是自己在感受著身邊的變化後而新生的。畢竟小時候,經歷確實不多,對很多事情不理解是非常自然的。
就在自己寫完上一段時,剛好有另一位小時候的玩伴告訴我說“網傳達叔去世”,這不由得令自己心中更是有些傷感。作為一名90後,達叔對我們來說應該是相當熟悉的。時至今日,由星爺、華仔、達叔主演的《整蠱專家》,始終是我在情緒低落、苦悶時候的情緒安慰劑。
看來,生命無常,是需要用一生去體悟的。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每次讀到諸如“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以及“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時,心中總是無限感慨和神傷。
哎,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達叔已逝,以後再看達叔的電影,不知道會是什麼心境?願在天堂的達叔沒有病痛。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