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的一個朋友去相親,我的朋友也算是一個剩男了,工作條件還不錯,他相親的女生和他實力相當,只不過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到32歲,算是資深大齡剩女。原本我的朋友以為自己應該能夠馬到成功,沒想到相親結束後女生沒有看上他,他感覺到很困惑,於是找我尋找答案。
其實不僅是我的朋友,還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覺,認為女生年紀大了就會降低自己的標準,隨便把自己嫁了,其實恰恰相反很多大齡女生依然堅守著自己的標準,決不會輕易下調,那麼為什麼這些女生寧肯剩下也不會輕易的妥協呢。我告訴我的朋友因為男生和女生之間的擇偶標準是不一樣的。
女性在挑選另一半時所考慮的因素和男性對女性的要求有一定的錯位。總體來說,女人更注重男人的經濟能力和可依靠的程度,而男人看女人的角度更多的是從外貌和性格上進行選擇。所以當一個女人年紀較大的時候,男人總會覺得她在自己眼中的婚姻價值下降,從而也會覺得女方會將自己的標準下調。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女人看來,即便她們年齡較大也依然有著足夠的自信,所以女人的擇偶要求和她自身的條件價值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我就認識一些大齡剩女,她們真的是抱著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物件,就絕不結婚的想法的,她們內心有這樣的勇氣,她們的經濟實力也有這樣的支撐。女人的一生往往經歷著情感上的起起落落,在年輕的時候,追求者眾多,可選擇的餘地大,在年紀變大的時候選擇的餘地漸漸地變小,但是這種心理落差,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承受得了的,說來說去歸根到底,那就是不甘心。憑什麼過去看不上的人,如今卻看不上自己,這一口氣怎麼能夠嚥下呢。
其實,很多女生對世界的認知並不清晰,她們通常更多的是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比如說認同男人比女人多三千萬,女人不愁嫁;認同男人就應該給女人買買買等等諸如此類的觀點。再加上看到一些網路上或者現實中的例子,認為那些不條件不如自己的女生嫁得也很好,自己怎麼能夠被比下去呢?
再者很多女生對自我評價過高。一些女生學識不高,把愛旅遊愛美食都當成自己所謂的優秀理由,其實有錢誰不會旅遊,簡單地做一點日常菜系更是沒有什麼學習成本的事情。有時候我想告訴她們,社會上從來不缺優質男,優質男永遠在那裡,但是情感和婚姻是一種雙向選擇,優質男是否能夠接納你,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其實換一個角度,現代社會女性接受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晚結婚未必是壞事,一個人的社會閱歷與其年齡還是成正比的。太早的時候,被男人騙著去結婚,並不一定會收穫幸福,還有可能遇到渣男。婚姻並不是一種結果,而是開始,如果遇不到幸福,這還不如去單身呢,年紀大一些對女人對男人也更加透徹,更會在意男人的性格和責任心,也許這樣經過沉澱的婚姻才是更加穩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