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的智商,在於意識;人的情商,在於意識中包孕著豐富的感覺、情緒、情趣、情感、情操,它們內生錯綜的“感性體驗”,聯合意識指導實踐——人的高階,在於其“感性體驗”融合客觀環境及其中具體需求物件變化、發展的規律,物我相融,與時俱進。

對應客觀環境及其中具體的需求物件,以及個人、人類相關經驗(分為現實實踐、唯物教條、唯心虛擬三類),與“感性體驗”密切關聯的意識是“感性意識”;脫離具象,結合個人、人類相關經驗,僅闡明邏輯、秩序與規律的,是“理性意識”。

而所有意識、經驗,都以人的“依賴”、“獨立”需求與需求物件互動為起點——這與初生嬰兒,先感受脫離母體的環境變化而哇哇大哭相一致。

人類嬰兒階段,之所以群居,首先為了支起一個相對適宜,可以令群體中每個人存活的適宜“生存空間”。其時山洞裡陰寒溼交迫,個人與他人彼此依靠、抱團取暖,即是最原始的“價值(利益)交換”。

出洞後,個人尋機裹腹;或者一起採摘、圍獵,分享成果。這種相互之間既“獨立”又“依賴”的關係,共同索取、依附、回報的物件是大自然。個人只要創造並交換價值(利益),促進共同的“生存空間”適宜度改善,享受所得,與他人之間無所謂“自私”或“無私”。

所以人類並非先天“善”,也不是先天“惡”。只是隨著生產力發展,“生存空間”改善,人與人之間彼此“獨立”並“依賴”著“價值(利益)交換”的原始關係被扭曲了。

首先,大自然與人類群體之間是“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這由落後的生產力水平,和人類對於“依賴需求”的“資訊級”滿足之間的矛盾決定。其時生存條件惡劣,人類大多數時間煎熬,只能“依附”大自然。

其次,父母和子女之間確立了長期“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由於個人先天柔弱,必須由父母無償撫養數年才能謀生。

這段時間被人為拉得越來越長,其客觀原因是謀生艱難、競爭加劇,其主觀原因是父母要傳續“香火”(“獨立需求”的“宇宙級”滿足的影響),老有所養。而子女為不勞而獲付出的代價是,如人類膜拜大自然,無條件服從父母的意志更長時間。

鑑於以上兩種“依附”關係深入人心,大部分人對於少數人的“依附”關係建立應天順人,順理成章。因為少數人代表“神意”,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和大量財富,其他人只能也認為應該“依附”於他們。

由此,人的“自私”、“貪婪”才具備了滋生、繁榮的土壤。長期不勞而獲的心理慣性與特定範圍的需求物件深度融合,並且被“資訊級”的“依賴需求”無限滿足驅使,必然把個人塑造得身心沉淪於物慾而情感貧瘠,對他人巧取而冷漠。

朝著滿足“依賴需求”的方向,與適宜的“生存空間”及其中“依賴物件”長期互動,相應形成的意識是滿足我們心理的“依賴需求”的意識。朝著滿足“獨立需求”的方向,與非適宜的“生存空間”及其中“獨立物件”長期互動,相應形成的意識是滿足我們心理的“獨立需求”的意識。

值得深思的是,即使我們長期“依賴”的需求物件,如綿軟的衣服、被褥,冬暖夏涼的居室,山水、江河、林木、草皮,以及暖陽、朗月、和風、細雨,我們剛接觸,也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過一會兒才能完全適宜。究其根本,我們“依賴”的是它們帶給我們的適宜引力、氣溫、氣壓、氣流、光照等,而非它們本身。

引力、氣溫、氣壓、氣流、光照等時刻變化,我們的身心隨時調整適應。只要它們在適宜幅度範圍內輕微變化,我們就能感到輕鬆、舒適。如果完全適宜了,我們反而感覺不到它們。

無論富貴、貧庸,父母竭力為子女營造、完善適宜的“生存空間”。子女在其中長大,與宜居、宜活、宜生的“生存空間”,及其中“依賴物件”,建立起身心深度聯結的互動關係。只是這種關係,卻令人越來越感到枯燥、乏味。

他的“感性體驗”很平淡。適宜之上難更適宜,令他們心理落差最大的,只有“依賴物件”升級帶來的喜悅。比如衣服、被褥由麻葛換成棉布的,居室降溫、取暖由蒲扇、火爐換成了風扇、火牆,採光、照明由紙窗戶、煤油燈換成了玻璃窗戶、電燈……這類“依賴需求”滿足的升級,他習慣了享受並會永續追求,將來成家了必然把居室裝扮得更適宜。

他承受不了失去。身心長期享用“依賴物件”的適宜,早就與對方融為一體,難以承受些許不適的“生存空間”。古人把這概況為“由奢入儉易,由儉入奢難。”

對於“生存空間”之外的大千世界,對於大千世界中的絲綢、樓宇、琉璃燈、空調,即使道聽途說過,他只嚮往即過,從未體驗深切。但是自用的衣褥、窗燈一旦壞了,必須立馬修補,否則心神難安。

他不懂創新財富及價值(利益)交換。習慣不勞而獲的子女,對父母只有索取的依賴,而缺失將心比心的情感。而且,從“象牙塔”到社會自立,對任何人都是莫大考驗。所以,他為了不失去,為了更舒適,很容易走上“捷徑”,而對於其後果完全缺少預見。

洛克菲勒一世從小為父親幹農活,換取酬勞,其家族把它發展成“零花錢協議”的傳統。個人心理習慣了在非適宜“生存空間”的“獨立”和“依賴”需求滿足相互轉化,才可能掙脫適宜的“生存空間”及其中“依賴物件”的糾纏,這是“挫折教育”指向的重要目標之一。只是,它不被常人理解並有效應用。

他狹隘而貪婪。習慣了舒適的人只會追求更舒適的享受,這是由“依賴需求”的“資訊級”無限滿足決定的。只是在“生存空間”已經充分適宜的條件下,再升級也感覺不到波瀾。

人的意識分外活躍,沒有人能夠長期甘於平淡。比“依賴需求”滿足更舒適、刺激的還有美味、性愛、虛榮等。從適宜的“生存空間”進入,“感性意識”沉入需求物件,“理性意識”被拒之門外,他從此很難走出來。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錯換人生28年,誰是最可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