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27 Girls' value lies not in their body
-Free Spirit and Dignity
1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六,元宵節也過了,2021年已經正式到來好久了。回家過年的打工人在熱鬧散場之後,又回到各自謀生的地方。
本就短暫的人生,不知不覺中又少了一年。時光和人影,都來去匆匆,不經感嘆歲月如流水,你我皆過客。
這個春節,你過得怎麼樣?
我身邊有不少人,除了被催婚,還是被催婚。
“你不小了,過一年又一年,要趕緊帶老婆回家了!人生大事拖不得......”
“身邊有沒有合適的女孩子嘛,有就主動一點,該談個女朋友了......”
“波波,找到男朋友沒有啦?可以談咯,女孩子要把握好自己的青春...”
2
這兩年,大家聚在一起就避免不了談論這個話題,可能是因為我們都到了一個所謂的應該結婚的年紀。
另外,說到婚嫁,自然也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彩禮!
經常聽到他們八卦,誰家的姑娘出嫁了,男方是做什麼的,家裡經濟狀況如何。更重要的是給女方家裡來了多少彩禮錢,那個數字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又比如說,哪個女孩子和哪個男生好上了,願意彼此託付終生。但是,女方的父母要求男方拿出多少錢才肯同意這門婚事。
如此種種,例子數不勝數。
很多人也會問我,試探我:有沒有男朋友,我給你介紹一個,是哪裡的,家裡如何有錢...
我就納悶了,怎麼現在大家給別人介紹物件,啥也不提,一開口就是說錢。
大家都知道如何亮劍:家裡房子幾層高、月薪有多少、娶媳婦會給多少彩禮錢。如此明目張膽,明碼標價!
“現在的女孩子都好貴,農村那種沒有讀什麼書的,起碼都要十多萬的彩禮。”
當聽到有人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愣了一下。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能用金錢來衡量,唯獨感情和婚姻不能。說女孩子好貴,這是下意識裡把人當商品了嗎?
雖說我們不提倡“有情飲水飽”的天真行為,但如果把感情和婚姻百分百物質化,把婚姻當成一種交易,同樣是極端的。
這不僅是對女性的束縛,同時,對男性來說也不公平。
3
不可否認的是,彩禮,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的風俗。娶媳婦就得花錢,這已經是共識。
為什麼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女子出嫁,男方應該給一定金額的彩禮錢?
這個彩禮錢是給誰的?給女方父母的。
中國有句老話: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在大部分國人的觀念裡,女兒嫁出去之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我辛辛苦苦把女兒養大,最後卻到了別人家,給別人家生孩子,孝敬別人的父母。男方家裡給點彩禮錢作為回報,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咋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但實則有劇毒。
人家的兒子就不是辛辛苦苦養大的嗎?
女兒結婚之後就不是你女兒了?
孩子出生以後就只屬於爸爸一邊嗎?
女婿就不會孝敬女方父母嗎?
4
婚姻,不過是兩個互相喜歡的人,決定在一起生活罷了。健康的婚姻是兩個人相互尊重、相互成就、相互擁有。並不是結了婚之後,一方就要成為另一方的附屬物。
更不是我們理解的那樣,彷彿一個人用一大堆錢,買回一個商品。
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彩禮這一說。兩個人看對眼了,決定好了就結婚,哪裡有因為給不起彩禮而無法結婚的道理?
歸根結底,還是把女性物化了。
所以,才有會娶媳婦給彩禮天經地義這種觀念,就類似於買東西應該給錢一樣。
別再隨隨便便地說:這個社會女孩子很值錢這種話了。
告訴我,女孩子憑什麼“貴”?憑XX染色體嗎!
男女平等,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人。當代女性應該如何有尊嚴地活著,以及如何從陳舊觀念的枷鎖裡解放出來,是結婚之前應該想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