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步入而立之年,剛組建家庭的我,有了深深的憂慮,這些憂慮,來自於我的生活現狀。

18年秋,我考上了老家一鄉鎮中學的初三化學教師事業編崗位。學校離縣城六十多公里,每週五週日往返縣城的家裡,車程一個半小時,19年年底通高速到縣城後,車程縮短到一小時。

20年8月我結了婚,婚後和老婆異地生活。我老婆是惠州某醫院的護士,因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日常都是上報處理資料那些,屬於行政崗,因而免了熬夜班的辛苦,但要協助各科室做雜七雜八的工作,諸如採血、取樣,疫情期間支援在前線,每天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做核酸取樣等。

當下我的這一地雞毛,是這樣的:

我所在的鄉鎮中學,目前學生僅有一百二十多人,近三十個在編老師。按理我的工作應該是非常輕鬆的,可現狀是我校教師隊伍的平均年齡50歲,全校就我一個四十歲以下的後生,在同事群體裡,我就顯得格外“年輕”。學校的很多事情,我這個“年輕人”就不得不被趕鴨子上架,從不會到熟練,需要的只是領導的一句“你去做下”!在忙到不可開交的時候,內心極度委屈和不滿,還是堅持把手頭的事情認真做好,準時準點備好檢查的材料以及完成好各科課程的教學。

對於當前的工作待遇,對比同事們的收入我是心理失衡的。同行應該特別能理解,年輕人幹最多的活,拿最低的工資,因暫未評中一職稱,和高階教師相比工資不到他們的一半!加上目前學校中學一級職稱晉升的機會小,內心只能是一片焦土。每週開例會的時候,就會感覺自己是地主家的“長工”,等待著主家發話然後去趕趟幹活。

在我所在的鄉鎮學校就職,最可怕的不是學校生活條件的簡陋,也不是你每天忙完教學忙之後得自己做飯吃,而是你不知道自己面對了一群怎樣的學生!

生活條件的簡陋,自己農村出來的很快就適應了,飲食自己解決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做了班主任之後,面對了一群留守家庭、離異家庭、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的小孩,他們的心性是極度不成熟的,和他們相處的時候,你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好自己,管理他們,他們和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那些兒童如出一轍,加上受手機遊戲和網路媒介等影響,對比之下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遇到他們,感覺自己大學裡讀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是白費力氣的,毫無用武之地,我這並不是為自己課上的糟糕而開脫,而是面對他們真的毫無辦法。他們缺父母愛,缺乏來自家庭的溫暖,這些在日常教育教學中都是難以彌補的。初中化學,是化學科入門級別的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可以做很多趣味性實驗,然而課堂氛圍有多出彩,課後作業就有多悲慘!

想到這些,此刻的我對於那些無私奉獻在教育一線的工作者由衷敬佩,諸如二零二零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桂梅校長,患二十多種病依然分秒必爭想著家庭困難學生的學習改變命運之路,我只能佩服的五體投地,向張校長學習!

另一方面,我的憂慮是來自家庭的:

目前我家裡面七個人,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學習和生活。於我來說生活壓力巨大,晚婚了晚育已是必然,無房無車,就算將來有小孩了何處安身立命呢!加之當前的房價物價飛漲,在這些物質和精神高壓之下,青絲成白髮,一抓一大把。

“年輕人”你的一地雞毛如何拾起?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願意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