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宋代有這樣一首民謠: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雖是同一個月亮,只因看月亮的人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情感。

正如人生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可是有的人依然能與成功並肩,而有的人卻是一敗塗地。

究其原因,我在《逆商》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面對困境之時,之所以成功的人都具有這種特質----抗逆力

01何為抗逆力‍

先說幾個自然現象,沙漠裡的植物進化出刺狀的葉子,是為了抗旱;有些植物不光會落葉,還在休眠前增厚細胞壁,以抵禦嚴寒。而動物們為了生存也是使出渾身解數,長頸鹿進化出長長的脖子,變色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自然界中,此類的例子比比皆是,生物們的種種表現無非是為了渡過困境,於是它們隨機應變進化出適應環境的能力,這就是抗逆力

事實上,這種能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關係到一個物種的生死存亡。由此想到我們人類,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求生,他們身上充滿了抗爭意識,擁有承受艱難困苦的能力,始終是以主人翁的姿態掌控自己的人生,直到今天發展出如此燦爛的世界文明。

可以說,今天的我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是世界上的事都具有兩面性,正如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說的那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面對這個複雜又激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抗逆力的支撐。

02抗逆力的力量不容小覷

那些具有抗逆性的人們身上,就好像擁有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這種能力使得他們不懼困難,還會把這險境當作挑戰,因為他們知道,每當他們攻克難關,正是他們成功拓展自己邊界,戰勝自我的勝利時刻。

也許正是這種勝利的喜悅,每年都會吸引著大批的登山者去攀登和超越。抗逆力對於我們普通人也發揮著重要意義。

書中說,曾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項調查,對33名風溼性關節炎女病患的抗逆性進行測量。發現她們擁有的T細胞比例明顯較多,也就是說,她們的免疫系統比較強。

抗逆性強的人面對所遭受的苦難,受苦的時間較短。在他們心裡,一切困難都只是暫時的,憑著一股信念,堅持“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因此他們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大大提高了走出困境的機率。

我有個鄰居李奶奶,她小兒子七八歲的年紀,得了腎炎。在當時那個醫療條件,是不可能痊癒的。李奶奶卻不這麼認為,為了兒子,尋遍了各種偏方,帶著兒子四處看病。在財力和人力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依然奔波了四五年,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

由此看見,抗逆力所蘊含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擁有這種力量的人持有樂觀的態度,它能使軟弱變得堅強,渺小變得偉大。

03受害者or掌控者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人可以被毀滅,不可以被打敗。故事裡的老漁夫在逆境中,懷著強烈的使命,發揮出酣暢淋漓的掌控感,詮釋了什麼是“我的命運我做主”。

所謂的英雄不過如此。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交付這麼漂亮的答卷。有的人寧願在泥沼中萎靡,以無助的態度來回應,渾身上下演繹著一副受害者的畫面。

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為什麼這麼倒黴,怎麼就會是我。這種受害者的心理,束縛他們蜷居在困境中,不做任何掙扎。這種軟弱的表現,還會加劇他們的心理負擔,更有甚者,會得抑鬱症或者輕生。

所以說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見到,因失敗而表現出的各種讓人可惜又可恨的案例。由此看來我們若想變得強大,抗逆力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具有化危為機的能力,令我們從無助的受害者成長為人生的掌控者。

04結語

人們常說,回報越大,風險越大。在如今這個商品社會大潮中,人人都想站在風口浪尖,分得一杯羹。然而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怕會被無情地拋棄。

在《逆商》這本書中,打動我內心的正是成功必須要擁有的特質----抗逆力。然而在我們的教育中卻是越來越“唯分至尊”,忽略了作為“人”這一主體最需要的基本底層思維。

話說回來,抗逆力才是問題解決和快速提升的重要能力。

多年來喜歡這樣一句話:有人說我們註定失敗,不因為註定失敗,所以值得一搏。

----《至暗時刻》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婚姻修復要經歷怎樣的心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