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你沒法控制自己怎麼想;而你怎麼想怎麼認知,卻實實在在影響並控制著你的行為。
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 所以改變對人對事對自己對外界怎麼想怎麼認知,便是修行的開始。如何改變對人對事對自己對外界怎麼想怎麼認知,用荀子的一句話回答: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人可以透過讀書,藉助學習,打破時空的限制,領略古今之智慧大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思接千載,心騖八極,神遊萬仞。
三毛說:“人,是可以改變的,只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時間。我常常想,命運的悲劇,不如說是個性的悲劇。”的確,人都是可以改變的,然而這個世間最難的便是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我想,如果非要說不可改變,那麼,應該是一個人的成長或認知沒跟上來。
人活一輩子,是一個不斷消除偏見的過程。修煉到能夠真正【善待自我】,也即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基本就修煉成了。也就是透過不斷自我糾偏,最終迴歸自我,返回做人之本的過程。
濟群法師有過這麼一段話,藉此相互闡發,相互印證:“其實,活著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修行。因為我們不是聖人,我們是凡夫,是凡夫就都會犯錯,是凡夫就不會完美和圓滿。所以,修行就是每天將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認知、錯誤的行為導正的過程。這個導正的過程叫做修行。”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可變其氣質。學問之道在於求其放心,自慊而無自欺。
人總是在不斷自我折騰中成長,透過不斷自我糾偏,最終迴歸自我,完成自我確認,以安其心,進而達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羅馬假日有句經典臺詞: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也就是那句: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閱讀和遊歷,都可以幫人尋找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寄託。旅行可以豐富閱歷,同時也是一種學習,一種鍛鍊。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瞭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當你有了更為完備的參照體系,自我淨化和自我完善便在悄然地進行著。旅行就是身體的閱讀,而讀書是精神的旅行。清代張潮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讀書,是向內旅行,通往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讀書,探索天地蒼穹。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讀書,作為另一種形式的旅行,可以讓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做人做學問,層次和境界,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今天結合王國維《人間詞話》談到的三重境界,聊聊做人與學問。學問之道在於求其放心,做人在於自慊而無自欺。
《人間詞話》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西風凋碧樹”,有一些蕭瑟,有幾許憂愁;“獨上高樓”,人生路沒人可以代勞,總要自己邁出,孤獨難免,因為不似孩童時代還未開啟人生征程,一切有人兜著。雖前途漫漫,寂寞常隨,卻要保持鬥志,勇於登高,敢於探索。“望盡天涯路”,著眼要高,下手要低。此時有了一定的探索,經歷了一些征程,登高遠望,看清了前方境象,也辨別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有如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此為人生第一境。做人的基礎立起來了,做人處世的原則有了整體的框架。“望盡天涯路”,看似豪氣干雲,一切明明朗朗,看得透徹,實則不然。這種體會是一種錯覺,但又是人生之路所繞不開的,有如“學醫三年,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症”,都有待通過後面的磨礪自我糾偏;“行醫三年,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這同樣是一種錯覺,學問的層次出來了,有待進一步探索以真正認識其本來面目。
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就到了體證、實證,需要切己體察,親歷親證,事上琢磨,知行合一的階段。第一境明確了方向,確定了原則,踐行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需要變通去克服。衣帶漸寬人憔悴。縱如學佛修道的修行人,苦行僧、行腳僧,一聽就知道他們也一樣要經歷這麼一番苦熬,釋迦牟尼菩提樹下六年,達摩嵩山少林面壁九年。。。
經過一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過程,達到了孔子“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此為人生第二境。縱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而“衣帶漸寬”,然“終”有所得,故而“不悔”。
第三境: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似乎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路跌跌撞撞,幾番周折,幾多磨練,厚積薄發、功到自成。終於豁然領悟:【心外求法,即是外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再外索,一心內求】。頓悟即返本,返回做人之本。
前文有一句“人活一輩子,是一個不斷消除偏見的過程。修煉到能夠真正【善待自我】,也即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基本就修煉成了。也就是透過不斷自我糾偏,最終迴歸自我,返回做人之本的過程。”“迴歸自我,返回做人之本”便是此意,達到孔子“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此為人生第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