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你付出就一定有結果的,比如愛情。

挽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重新追求的過程,但是又比追求難得多,因為第一次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看到的都是你的優點,但是挽回時前任看到的都是你的缺點。

那為什麼挽回這麼難,還有那麼多的人在勇敢地嘗試?

“不努力一次怎麼知道真正的結果,我不甘心就這麼放棄。”這就是很多挽回者的真實寫照。

所以我真的很心疼你們,我要做的不是鼓勵你們,無底線無原則地靠勇氣去挽回,而是儘量地幫你高效、有計劃地去投入,讓你的挽回風險更低,收穫最高。

這和買基金是一個道理,既然決定了無腦付出,就得接受過山車式的起伏,如果願意多花時間回想你們的相處模式,找到屬於你們的平衡點,才能長期經營穩定收益。

我會把“認識你自己”當做挽回的第一步。

因為我問過很多來訪者,你們知道分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嗎?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甚至和我吐槽說:“就吵了一架,一點小事就分了,至於嗎?”

我講一個我接觸過的真實案例,阿剛今年25歲,和女友在一起一年多了,他說當初自己苦苦追求了半年,用一句:“在我的面前,你不用那麼辛苦,不用偽裝堅強,我可以保護你。”終於打動芳心。

結果兩人分手的原因,也是因為阿剛年初升職後就一直忙著工作,經常沒日沒夜地加班,有一天女友發燒了要去醫院打點滴,阿剛忙的實在走不開。晚上回到家之後,看到好端端的她,又說了一句:“你這不是挺好的嘛,我就知道你一個人也可以。”沒想到就這樣,女友提出了分手。

從這個案例中,男人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就會覺得:我今天工作太忙了,不就是沒有陪你嗎,能不能不要小題大做?

而女人們和男人想得完全不一樣,她提出分手的真正原因是:你覺得我一個人什麼事都做得好,根本不需要你,那還在一起幹嘛?

所以,我為什麼在過去的文章中反覆和你們強調,挽回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覆盤

因為男女思維的差異會導致你們的想法、行動完全不一致,連根本原因都找不到的話,怎麼挽回呢?

覆盤不是彼此翻舊賬,把過去的矛盾拎出來分個對錯,而是坦誠客觀地分析問題:

1、導致分手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是一時情緒化還是蓄謀已久?

2、感情中高頻發生爭吵的地方有哪些?又存在什麼共性?

3、這是你們第幾次鬧分手?你之前有做過什麼措施?

當你想明白這幾個問題,你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挽回方向大概在哪裡,對方能夠接受的底線在哪裡,一段感情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結束,他也不可能突然間就變得冷酷無情。

當你想清楚之後,就需要去解決問題,解決的核心就在於,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內心的核心需求是什麼?

通常我會建議來訪者從對方的原生家庭入手,這是最接近真實的答案,我從三個常見的情況給你們展開分析。

小時候我們想要吃糖,父母以吃多了對牙齒不好來拒絕你的要求,長大後我們想要遠離家鄉,父母以離得太遠不方便照顧來拒絕你的要求,等等這樣的情況在拒絕忽略的原生家庭中非常常見,總是用自己的想法來拒絕孩子的要求。

孩子就會因為感受不到關注,不知道“親密關係”正確的相處方式,會產生兩種常見的情況。

第一種:他們在和你相處的時候希望透過自己的付出和熱情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但是一旦關係破裂,沒有得到相應的回饋時,又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配擁有。

這樣的情況你就需要明確地給予對方肯定,你到底喜歡他哪些地方,讓他知道自己是被愛的,比如你可以透過共同朋友去傳遞資訊,告訴對方,雖然你們分手了,但是在你心裡他依然是很好的伴侶,希望他過得幸福。

這樣一種不經意的傳達可信度會很高,當他看到了你對他的肯定後,才願意相信你是真的懂他的,才有回頭的可能。

第二種:因為父母的忽略會讓他們安全感非常缺失,從小就比較成熟,考慮的過於複雜,也會像父母一樣把自己的感覺放在首位,不喜歡被束縛。

這樣的情況,切忌死纏爛打,假如你過去是一個愛作鬧的小女生,此刻就要表現你的成熟理性;假如你過去是一個粘人的小女生,此刻就要表現你的獨立和自主,只有當對方看到這段感情對你的積極改變,你即使離開了他,也能過得很好,他才覺得你們是同一頻道的伴侶。

這類父母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給孩子提要求,很少關注孩子的感受,一旦意見出現衝突的時候,就會對孩子進行施壓,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迴避型依戀”,習慣用迴避來處理問題。

他們不願意在痛苦的時候與別人溝通,也無法坦誠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相反的,他們會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不是像個悶葫蘆,就是擺出無所謂的態度,但是這些都不是出於惡意。

如果在他們保護自己的時候,你還去指責他們:“怎麼又不說話?”“你到底是個什麼態度?”就好像把聚光燈打在了一個內向自卑的小孩身上,他滿腦子只有逃。

所以,我建議你們在面對這型別的挽回物件時,儘可能地替他說出他內心可能會有的想法,然後用“你可以什麼都不用說”這樣的方式把溝通的壓力最小化。

比如:“你是不是覺得我太任性了,需要重新考慮我們的關係,我理解你的想法,我暫時不會打擾你了,你不用回覆我,不用覺得有壓力,我會越來越好的。”

如果你說的話能夠擊中他們的內心,他們溝通的慾望就會被你激發,如果對方不認可你說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他給了你迴應,也是慢慢的開啟心扉的行為。

面對這樣的挽回物件,你越急迫,越沒有用,因為他從小到大都習慣了這樣的應對方式,所以你只有把空間和主動權都給到他了,挽回的可能性才會最大。

在這種家庭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用‘給他長個記性’的方式,來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來期望孩子自我成長。

但是這樣的方式也能看出父母的情緒管理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極端,所以經常受到指責和懲罰的小孩,就很難感受到愛,很渴望得到肯定。

在親密關係中會出現兩種常見的情況:一種是迴避型依戀,對關係過於疏遠——沒有人教我怎麼去愛,所以我不會愛;一種是討好型人格,願意為了感情付出全部——從小沒有被愛過,所以後天想從伴侶身上拼命佔有。

所以他們在戀愛裡會一直保持著高度警覺,失戀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一次很大的打擊,會在心裡不停的打擊自己,如果你還在挽回的時候表現的優柔寡斷,給他一種隨時會重蹈覆轍的感覺,他們根本不可能接受。

我研究了過去的案例發現,往往選擇這型別當做伴侶的人,都是有著同樣“缺愛”經歷的人,他們最讓人擔心的不是感情是否能長久,而是自己建立情感聯結的能力,我們都渴望愛,但是當我們擁抱的時候又像刺蝟一樣傷害彼此。

情緒取向關係療法裡面有一個重要的概念,說人的情緒分為核心情緒(對關係的不安)和淺層情緒(憤怒指責等表現方式)。

舉個例子,比如女生因為男生一直打遊戲沒有理自己兩個人發生了爭吵,那這裡女生的憤怒和埋怨是淺層情緒,但是核心情緒是——“我被忽略了,我覺得你不在乎我。”

男生的不耐煩是淺層情緒,而核心情緒是——“你這樣攻擊我,我也很難過。”

所以明白嗎,這樣的關係破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缺乏核心交流的能力,讓兩個人困在缺愛的惡性迴圈裡。

我有三個小建議可以給到你:

①察覺自己的淺層情緒:在忍不住想對另一半發火的時候,提醒自己“憤怒不是我要帶給對方的感受。”

②接納自己宣洩的慾望:淺層情緒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你越想抗衡越難脫身,所以不如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只是太想保護自己,不希望自己受到傷害。”

整個過程不會太輕鬆,但是當你慢慢的把“我”變成“我們”的時候,你已經逐漸掌握了親密關係的秘訣。

寫在最後:

挽回難嗎?

難。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深入對方的內心,去改變他對你的刻板印象。

但是,只要他心裡對你有一絲好感和愛意都能成為我們逆襲的籌碼。

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大我們的籌碼,複合的希望才能不斷的被創造,如果你願意找到適合你的方式,那麼這次絕情分手只不過是一次吵架,鬧完了你們依然能甜蜜如初,如果你不願意,只想憑著勇氣闖一闖的話,那麼機會都是被你自己錯過的,你不覺得可惜嗎?

心理測試:測試你分手後複合的機率

分手後你是否想過兩個人還有多大的可能會複合?這套測試題幫你測試分手後複合的機率有多大,一起來試試吧

1、 現在你的手機裡是否還存著前任的聯絡方式?

是 5分

2、你們分手的原因是什麼?

客觀原因,家裡不同意 1分

異地戀,沒有未來 2分

TA認為我脾氣很差,我們性格不合適 3分

有第三者介入我們的感情 0分

我們吵架之後誰也不願意低頭,一怒之下分手 5分

我覺得TA脾氣很不好,總是抱怨,被TA甩掉 6分

3、 以下四種說法,如果非要選一個你最認同的,你會選哪一個

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就應該愛TA 的全部,無論優點還是缺點,否則就稱不上是真愛,頂多是喜歡 2分

感情雖說是你情我願,但是事在人為,對方的愛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愛情就能被引導 4分

強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複合,我尊重TA的想法 1分

感情世界永遠不可能是平等的,想複合的那個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6分

4、在表達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

說話表述的精確程度 2分

說話給對方感受到的強烈印象 1分

說出的話周圍的人是否感到舒服 6分

說出的話所能達到的最終目標 4分

5、你認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點

情緒化嚴重,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0分

自抑能力強,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情緒起伏大,一旦挫傷很難平復 2分

一切都是浮雲,天生不容易動怒,朋友都誇讚的好脾氣 6分

感情不拖泥帶水,較為直接,只是一旦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發怒 3分

6、 曾經挽回過前任嗎?

挽回過,但是被拒絕了,沒有再繼續挽回 4分

沒有,不知道對方心裡怎麼想的,不敢開口 2分

挽回過好幾次,對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見到我 0分

試探著開過口,但是對方認為我們不合適,希望我找到幸福 6分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後媽真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