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成長環境,影響著子女以後在自己新家庭的角色表現,成長的氛圍和習慣,原來的角色關係,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種影響不僅大,還在不斷進化,賦予其更深遠的含義。

從說一個人調皮淘氣性格怪異,習慣不好。

到說一個人家教家風不嚴,再到沒教養,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再到環境所致,最後凝鍊成一句“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似乎一個現象的出現,有了一種說法,就要承受大於這個現象的所有壓力。

碰到個類似的情況,甚至於只是那一刻的反應,就說原生家庭,如果“原生家庭”是個人,應該早都輪迴了吧。

都說人要認識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帶到新家庭去。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過,自己是個獨立的人格,可以不斷學習先進的思想,創造好的環境,來完善自己。

而多數人的體恤與理解只對自己管用。

明明在開放的年代,影響反而讓人變得更狹隘了。

有人懂得包容,卻無法阻止他人的不包容,特別是遇到自己的上司。

也沒有辦法讓所有的人都對自己覺得重要的人,說自己好的一面。

所能做的,只能將結果呈現,等著不攻自破,可往往那個時候,多數都已無法彌補。

最後只剩一句抱歉與毫無意義的欣賞之詞,錯過的可能永遠錯過,落下的只能永遠慢人一步。

有人為了得到一份認可,拿到自己心儀的升職加薪,偽裝了自己,為了目的呈現好的一面。

不提倡,卻十分有效。流言止於智者,卻不能因祈禱流言遇到的都是智者,就真正實現。

家裡的乖寶寶,外面的搗蛋鬼,很常見,角色的發生和影響都源於個人內心的選擇和判斷,最後才有了行為的發生。

關於影響,為了規避,開始有了虛偽,而多數的虛偽不過是影響的化身,這對於多數人更多的都是別無選擇。

也許,我們都認識這樣的說法,也有人將有心人運用得淋漓盡致。

比如這些...

1.一個人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2.當我們的心情變化時,眉毛也會跟著改變其形態,從而發出訊號。

3. 孟子說:“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4.鑑定一個人品性的表面依據是此人平時說話的風格。

5.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每個人的說話方式,語言速度都帶有自己的特色。

6.生活中與人交往,打招呼,給人留下的印象,直接影響他人對一個人的判斷。

......

有太多的成功學、方法論、心理應用,似乎只為在這個社會行走,能夠得心應手,能夠不被影響,自己的人生可以不被左右。

只是,關於影響,都是以價值為前提的。

有時我們無法避免,帶著不同的關係,也身處其中。

陳果老師說朋友是無用的,很多人也說朋友和愛人有著最大的區別。

朋友是沒有要求,常常是開心就好。

各自安好,各自牽掛,有事就聯絡,沒事就人間蒸發,偶爾聚聚,樂在其中,聚散離合也不定時間和地點。

朋友的世界裡,有著感性,但始終是理性大於感性。

愛人有著很強的佔有慾,一份關係需要不停地維繫。要都好,都牽掛,在身邊或常聚,還不能突然蒸發。

習慣了的早晚安,一旦改變,就會計較得失。

有著各種要求,即使說著無求,也期望一份獨特的愛,心懷多種期待。

理所應當的認知裡,在走向無私的另一端。

愛人的世界裡,有著理性,可終究還是感性入心,才歸於行。

我們一直都處在愛與被愛之間,剩下的都是從陌生到熟悉的朋友。

親人介於兩者之間,擁有愛人的感情,也帶著朋友的掛念。

身處社會,是個人都逃脫不了有著某種關係,關於影響,只要向前走,還是無法選擇。

即使是自然界,我們也會被蚊蟲叮咬,被迫花錢去買蚊香類物品。

也會在晴天雨天尋求傘的支撐同行,也會不自覺沉醉於風景,也會渴望一種攀登的刺激,走於極端。

看似我們影響了環境,改變了時代,實則,我們都在自然的法則裡無限徘徊,以求最接近,以求生存滋養,以求和平共處。

想著獨善其身,又在人情世故中穿梭,渴望著兼濟天下。

說著不在意禮節的人,又要一遍遍談論情商。

說著尊重的人,又總是活在自我的世界。

溫和的人笑魘如花,得不到一種回饋的笑容,從熱臉貼冷屁股,到聽著別人說:“怕不是個傻子,傻笑”。

說著要誠實,說著要直言不諱,說著謊言也要善意,真誠表達之後,總有人覺得是在酸自己。

內心追尋著理想國、柏拉圖,想著理想主義的完美,希望是自己所想的最好結局。

真的到來時,又因從未經歷而逃避。

因為影響,總是激發慾望的滿足,於是有了減肥和追求某種成功,成了多數人一生的事業。

因為影響,總是覺得錢的作用太大,於是對名利的追逐成了多數人向上的理由。

因為別無選擇,所以所有的影響,都有著人性的附喝,在熱鬧裡孤獨,在人群中沉默。

關於影響,其實我們本可以選擇,只是對親情的偏離,對自己的無束縛,最後無法逃脫。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還年輕,沒有明確目標也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