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朝聖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唯一,不管環境如何,不管年齡多大,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意義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永遠都不晚。也只有這樣,才真正實現了生命的價值。
96歲戀愛,100歲獲獎——任何年齡都能重塑人生精彩現年105歲的日本傳奇女性,笹本恆子,在71歲丈夫去世後,上班,開始自由攝影家的職業。100歲舉辦個人影展,還獲得了個人最佳著裝獎。
96歲旅行認識法國南部雕刻家查爾斯先生,並開始戀愛。她11點睡覺,5點起床,堅持規律生活,並自學英語。當人們看到她的照片時,訝異於她的年輕,根本不會把她和百歲老人聯絡在一起。她精緻打扮自己,對生活充滿無限熱情,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她說:“不要在意老去的身體,只要在乎擁有年輕的靈魂”。
相比100多歲的老人,多少三四十歲的年輕人就放棄了生命的熱情,失去了突破常規生活模式的鬥志,實在令人嘆息。
一個人一生的修煉——不活在他人的評價裡“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他。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外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尼采
社會壓力、家庭責任、他人看法等束縛著我們的思維和行動,使我們很多人像機器一樣忙碌,日復一日,麻木地隨波逐流。有時,因為壓力太大,甚至想要逃避現實,逃避當下。結果是,問題越積越多,身體和精神不堪重負,最終可能出現身體或精神的疾病。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普遍情況?原因在於很多人都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他人的認同上。而當自己的行為不能得到認可甚至是遭到否定的時候,就會感到失落,痛苦,抑鬱,有的甚至走上自殺之路。活在他人的評價裡,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狀態,也是最傷害自我的認知。
畢淑敏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我們總是習慣滿足他人的願望,期待他人的認可,期待在他人的世界裡找到自己存在的證明。好像自己的快樂悲歡,都是由別人決定的。因為這樣對外的關注,完全失去了自我,忽略了自己內在真正的需要,總把別人的需要看得很重,結果把自己弄丟了。這樣的人,丟了自我,又怎麼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女主角安德麗婭到著名的時尚雜誌《RUNWAY》面試,憑聰明得到了主編米蘭達的特許,讓她擔任自己的第二助理。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工作還是著裝,她都很不適應。在米蘭達高強度的工作需求下,有些委屈,忍不住想要抱怨。
後來,經過同事的開導,她開始了成長蛻變之旅。從一個著裝普通的鄰家女孩蛻變成時尚幹練的職場女性,並取代第一助理到巴黎參加了時裝週。然而,因為忙竟然沒有時間給男朋友過生日,愛情岌岌可危。閨蜜對她的態度也不如從前。這也讓她開始反思——自己到底該不該繼續走現在的這條路?在看到了米蘭達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出賣同事後,她最終毅然離開了這個人無數人爭破腦袋想要的職位,做回了她原本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類似的情形,因為工作、生活的需要委屈自己,成全他人。時間久了,漸漸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在社會浪潮的裹挾下,很多人是被他人推著往前走,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節奏,能像安德麗婭一樣找回初心,做回自己的人,並不多。
生活總是忙忙碌碌,疲憊的靈魂已經跟不上匆匆的腳步。或許,有時我們該停下來,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不是真正期待活成的樣子?現狀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怎樣才能改變?
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我們不能做自己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愛自己。
如果我不為了我自己,誰又會為了我?如果不是現在,那又是什麼時候。——希勒爾
王爾德在《理想的丈夫》中說到:“熱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法國思想家蒙田也在其《隨筆集》中寫到:“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做不到自愛,你的“愛”與“被愛”就是個死迴圈。”因為你要愛人,必然給予愛,要想給予他人愛,自己必須有。但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愛自己,又如何能有愛呢?
蔡康永老師曾經說過,愛自己的人才能稱為高情商。
在採訪中,他講了一個自己的經歷:很多讀者買書找他簽名的時候,總希望他為自己寫上“愛自己”這三個字。為別人簽過無數的“愛自己”,蔡康永老師卻發現,這些人往往不懂得如何愛自己,還總是委屈自己。正是因為他們常常委屈自己,才想要不斷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真正學會愛自己的人,是不必要提醒自己的。蔡康永老師說娛樂圈中,他認為情商比較高的人是周杰倫。
周杰倫是個很看重自己想法的人。想做什麼時,他會很健康地表達自己的慾望、很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寫歌唱歌、拍電影、打籃球。樣樣都會做,樣樣都做得很好。他不會委屈自己屈從別人的意願,他會聚焦在自己的需求上,不斷髮現並滿足自己的需要。”
愛自己,並非自私,而是考慮自己的感受,天王就是這樣一個會愛自己的人,活出真我的人。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把唯一一次的生命建立他人的期待之上,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精彩人生,每個人都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自由。
願你為自己活一次,願你在各種關係中自在,舒服,生活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