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當中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就是面對自己的事情,你會發現自己特別在意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但是面對男人的時候,你會把他想象成為一個絕對理性的機器人。比如他明明答應我的,結果兩三天就變了,你以為一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他只要發自內心給出一個承諾,他就可以堅定地走下去,然後當這個男人他說話不算話的時候,你就覺得他根本就不是真心,他就是在騙你。其實說話不算話是我們人的本性,人的行為往往不是被決定所控制的。人在人生當中追求兩種利益狀態,一種稱之為短期利益,一種稱之為長期利益,長期利益往往都是我們需要用承諾,需要去堅持的。短期利益就是我眼下這一秒鐘我的感受什麼,而真正控制我們的是長期利益。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們的行為全部都在追尋這個短期利益也就是感受。至於決定承諾這種東西最多堅持個三五天馬上就打回原形,依然是哪裡感受好就往哪裡跑,你這就是人性。女性在感情當中最渴望的是安全感,你需要男人給你一個承諾,你需要男人告訴你他一輩子都願意陪在你身邊,當這個男人給了你一個承諾的時候,你為了獲得這個承諾,使用的方式,第一個強行索取、逼迫,第二個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第三種說分手的方式,第四個跪舔的方式,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他的感受是非常糟糕的。有姑娘會說他總是逃避,因為他不逃避的時候,你沒有給他好的感受,而是在不斷地攻擊指責批評。這個過程中,他自然就會逃避。有時候一說話就吵架這是感情當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對立。
比如兩個人經常吵架,這個男的就一定要爭贏,然後在兩人關係比較好的時候,這個女孩就跟他說,以後我們倆吵架的時候你能不能哄著我點,我是個女人,你不應該哄著我點嘛。這男生就回復她說,你不講理做錯事難道我還要哄你嗎?然後這個女孩就很難受了,她就說,我是女孩子呀,女孩子情緒有時候控制不住。那男生接著說,那我也有情緒啊。這個場景有個非常簡單直接的邏輯就是女孩子提了一個訴求對方不幹。就像我找他讓他陪我聊天他不陪,那就是不願意陪我聊天。我讓他給我送禮物他不送,那他就是不願意給我送禮物。馬上就會引申到他不愛我,他不心疼我,你就開始你的內心戲,接著跟對方吵架,很多時候吵架都是由這個邏輯引發的。
其實他這樣說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如果這個男生哄你這就意味著在這個事情上他錯了,對男的來說什麼事都讓他認錯,他說不願意的。但是你內心可能不是這樣想的,只是希望你照顧一下我的情緒而已,至於事情那就以後再說。所以既然你的需求是照顧情緒,那你就可以說,雖然我知道有時候我的要求過分的,但我當時只是有一點小情緒,我情緒上來的時候你就哄哄我唄。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要承認自己的要求很多時候確實挺過分的,說這句話是為了讓男人知道你先認錯了,他看到你認錯了他就願意犧牲妥協了。男人他為什麼拒絕哄你,因為他不想服輸,所以我們先示弱,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訴求,這就叫做溝通的能力。但是這一切的溝通能力我們必須得建立在這個男人話語背後的真正含義,這就需要我們真實地理解他的訴求。
這一次的溝通目的不是讓他以後來哄你而是透過這次溝通培養對方對你服從的慣性,慣性就是你跟他一說話就是爭輸贏,以後你只要一張嘴,他就跟你吵架,哪怕你的語言表達還是挺好的,沒有攻擊性,他都你在攻擊他。所以經常說好的感情很容易慢慢地變好,壞的感情永遠都在變壞。在任何時刻,我們都得學會這種能力,第一步,真實地看到這個男人他話語背後的真實訴求,這是一切的基礎,如果你連別人話語背後的真實訴求都不知道你談何去跟別人培養一個好的感受呢。
再舉個例子,男人跟你說分手以及說一些很絕情的話,按照這個邏輯我們來分析背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重點還是看到對方的訴求,他背後有哪幾種訴求,第一種在你們兩個有很多矛盾的情況下,那麼他說分手的意思是逼你妥協,他是在告訴你他內心的痛苦。第二種當你們兩個剛吵完架,這個時候他說分手,這時候兩個人已經進入嚴重的情緒對立,他意思是說你給我安靜一點,我不想跟你吵了,我們倆都已經分手了,你也沒資格跟我吵了,說白了就是第一個是攻擊你,第二個是讓你閉嘴。第三種如果你們兩個相處得好好的,突然蹦了一個分手出來這背後的目的就是蓄謀已久。不同的場景我們要有不同應對方式。
其實絕大多數們的爭執和衝突背後有一個邏輯就是把對方的所有話語全部理解成為不愛你,哪怕一個分手在不同的場景當中,他背後是有無數的情緒,無數的目的,當你能真的瞭解這些情緒,瞭解他的目的的時候,你會發現感情上的矛盾基本都能處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