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回顧過往我們在啟蒙時期總是透過文字和影片資料“觀察”星空,可是實際上從未在真實的星空中觀察過那些“遙遠“的星系,有時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寂靜無人,然後偶然注意到夜空一顆正對我的星星特別明亮,當時心裡一驚,這就是對我有某種特殊意義的那顆“星星”麼?或許透過一個時段的“驗證”真的可以得出就是它的結論,在那一刻,真的感覺自己和哥白尼、伽利略以及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聯絡站在了一起,和眼前這額閃爍的星星聯絡在一起。

當時就進入一種特別微妙的狀態,好像之前書裡看過的數千年文明時光和一億公里地星距離,都和眼前的真實世界聯絡在了一起,這種崇高感讓俗世裡的各種煩惱都顯得特別渺小,只有我頭頂腳下這片的廣闊天地,才容得下躁動的心以及千萬個熱烈的夢想,當時就想起了一句話:任何一個孩子,小時候的夢想絕對不是買一套房。

那這個時候會產生一個問題,你的夢想從哪裡來?小時候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教師、醫生、發明家 作家等等;這些都是職業,而擁有一套房是物質,這是完全無關的兩個性質或者角度。目的和手段誰前誰後,這是難以調和的矛盾,每個人的理解經歷都不同。任何手段(或者說方法)都得服務於目的,那目的是因人而異的,這需要經歷和感受過才有資格或能力說其目的是“體驗”。

你說你小時候的夢想不是買套房,那我說兒時的夢想還擁有個大城堡呢?大城堡和科學家、發明家這些概念之於手段、目的的邊界涵義都是模糊的,小時候的夢想依然是老師、長輩的灌輸和教育手段,其實我們天性所追求的東西是要靠一生去挖掘找尋的,這個東西本來就根植於自身“本身”。能不能找到答案靠機緣和因果。按照這個自洽的邏輯推導,科學家和車子房子票子等等出人頭地的標配象徵,都是被動環境灌輸的主觀概念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進而動態前行的。

比如學生時代對大家優秀與否的評價,其實也只是限定在從數字成績和大學門檻的標準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優秀與否,因為這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競爭手段(如果競爭在社會中和生物界一樣是必須的話)。所以這裡並不是否認所有讀書好的優等生未來的”光明前途“。但事實可能是成績不好的孩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成績不好的人不愛讀書但是學習能力強,這類孩子總是有獨到的興趣點比如觀察人的本事超出同齡的孩子或者腦子聰明;將來的領導者和企業家往往很多在小時候都是這樣的狀態。有的人讀書用功但是成績差,那不能否定他也有自己擅長和專注的點,只不過這些點暫時匹配不了考試成績所需要的知識體系罷了,將來或許這類孩子長大後能夠有機緣發現自己的興趣並將之轉化為精進持久的動力從而創造價值,不可否認這一點。

通常來看夢想這個問題接近“哲學三問”這類的終極問題,很難用邏輯去找到標準答案,理性也只能從個別角度去作為特定方向推導,但終極的哲學問題只有從內心去感受或者說以情感為出發點來貼合。宗教可以開闢一條路以供這些追求究竟的人去建立目標方向,而終極問題的意義可能並不在找到這個答案,而是找尋結果的過程本身就是答案,當然這個過程是持久的積累和修行;因為情感的體驗只能從個體出發,而集體潛意識(人或生命基因中的建構的根基性的模板)也是隻能被體悟感受再去製造概念用以表達。如果有誰聲稱找到了終極問題的答案並以此自傲,那他之後依然跳脫不出糾結的輪迴而需要重新痛徹心扉地去經歷、體悟。

那回應黑體字的部分,客觀世界存在與否,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人對它的觀察超越不了人類自身的肉體凡胎。我們認識真理的極限不在外部世界諸如神學、科學,只在於人類自己的純粹理性。科學家也同樣發現了一個未知的東西嘗試用過去的理論解釋,解釋不了就發明新的理論,如果這套模型和公式能繼續預測下一個新的事物就繼續用不行就換一個。人類試圖用數字、定律和模型記錄下事物的普遍規律,使之成為暫時的真理。人如何成為神經歷三個階段,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論。 也就是反直覺階段---定律化階段---資訊化。這個邏輯順序是人類固有思維模式決定的“因果律”:發現現象---推理因果---驗證因果。而觀察者效用恰好打破了因果律。第二個階段的遺留問題是世界的真理太多,如果人類不能很好地運用浩如煙海的真理那就沒法進步。

By 哈勃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和她在一起的“後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