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這個簡單又樸素的願望,卻成為很多大齡剩男剩女可遇不可求的奢望。

01

見過一次面,就再也不聯絡了。

談戀愛,“談”是第一步。一回生,二回熟,深入地“談”了幾次之後,才會對一個人有全面的瞭解。

都說“一個人的談話中,蘊藏著他走過的路,看過的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言談之間,總能引經據典,又能應時應景,讓人如沐春風;見多識廣的人,閱歷豐富,眼界開闊,總能由此及彼,描述一個廣闊的世界。

反之,一個不讀書,不善於觀察的人,說來說去,都是生活的瑣事工作中的見聞,但因為對生活的熱愛,也總能找到發現細微之處的美。

當然,也有的人,其實什麼都不會,就是擅長擅長誇誇其談,頭一次聽說,還會覺得很是新奇,多聽了幾次,也就能識破了。

表妹靜茹在大家的“逼迫”下,在短短的假期裡,參加了兩次相親。頭一次是個年齡相仿的離異男人,他沒有孩子,職業是個羽毛球教練。長相、談吐和工作經歷都很好,對錶妹也有“一見鍾情”之感,兩人相互加為好友,可回去之後,表妹就把對方拉黑了,理由是“還沒有真正準備好和一個離過婚的男人談戀愛。”

第二次,是個比她年齡小三歲的男人,對方是個自由職業者,在建築工地當包工頭,長相英俊,就是面板有點黑,說話也很是爽朗,給人感覺也不錯。表妹當時沒說什麼,安安靜靜地喝茶、吃飯。但同樣,回到家中,她就把對方“加為好友”的申請拒絕了。

那個男人對靜茹很是滿意,因為聯絡不上,就一再找我這個“介紹人”,讓我再次幫他把靜茹約出去吃個飯。可靜茹給出的答案是“要去你去,我是不會再去。”一句話,堵得的我簡直要和她大吵一架了。

02

“沒感覺”,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

靜茹兩次面對面相親,就這樣“見光死”,讓我備受打擊,後來,靜茹說只看照片,有感覺才去見面,更是讓我無言以對。

也許,在靜茹的心中,一直都有一見鍾情的心結吧。

可光是看照片,就能看出不一樣的“感覺”來嗎?

我們常說“不見其人,先聞其聲”,就像《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出場,就是隨著一串笑聲而來的。一個人說話的聲調和語氣,就是他性情的真實寫照。有的人一開口,就以其充滿磁性的嗓音讓人陶醉了;有的人則是一開口,就讓人感覺到侷促不安,恨不得快快逃離。

可見,光是憑著照片就斷定對一個人“有感覺”或者“沒感覺”,實在有點武斷。而如果影片連線,兩個全面陌生的人,對著鏡頭除了無處安放的尷尬,還能有什麼呢?

想要留下好印象,估計雙方都很難做到。

03

死扣“細節”,而忽略了把握大方向。

都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因為愛情,要走在一起,共度餘生,最重要的是看對方是否在總體上與自己合拍、同頻。

至於一些細枝末節的毛病和問題,就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了。

可在靜茹的眼中,一提起“談戀愛”,就開啟了“全面盤查、高度戒嚴”的狀態。比如,對待那個離異男人,她的第一個重點疑問就是“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還會離婚?肯定是人品有問題吧。”

先入為主的偏見,讓她在與對方見面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表露出對這個問題的關切,而男方不想讓氣氛尷尬,於是每每涉及到這個問題了,就巧妙的掩蓋過去。這樣一來,靜茹就更加確定了“他人品有問題”的想法。

而對於那個比她小三歲的男人,靜茹則看不慣他衣著不修邊幅,說話大大咧咧。一看就是一副“不成熟”的模樣。

但實際上,離異的男人是因為妻子出軌,而那個小她三歲的男人,則是性格開朗,在人際交往中,屬於待人大方、不拘小節的那一種。

其實,如果靜茹能夠冷靜下來,她就會發現,自己這不就是吹毛求疵嗎?

兩個人的交往,如果從一開始,就都帶著放大鏡,以一種“找茬”的心理來對待,就會一味放大對方身上的缺點,往後的每一次交流都會有意無意地強化這個缺點,哪裡還能“談得來”呢?

那些被“剩下”的大齡青年,除了感慨“真愛難尋”之外,是不是也要找找自己的原因呢?適當地降低要求,更重要的是換位思考,或許,就沒有那麼多挑剔了吧。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夫妻間的三個“秘密”,放在心裡就好,別到處對外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