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隨著老年人的增多,他們的養老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那個年代的人幾乎很少有人考慮過將來自己老了以後的問題,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子女的身上。
他們自認為年輕的時候養育了子女,等到自己老了以後,生活上也應該有子女們負擔,這也是千古年延續下來的養老方式。
“重男輕女”早就在一代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只有“養兒才能防老”,對於兒子和女兒的待遇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在農村,這樣的思想尤為突出。
張大爺和妻子頭胎生的就是女兒,妻子懷孕以後,一家人都滿懷希望地盼著她能生個兒子,臨盆那天,一家人都在產房外守著,等候著讓人驚喜的一刻,沒想到最後還是讓人失望了,生下來是個女兒。
在那個年代,生孩子才能延續香火,如果生不出兒子,走路都抬不起頭,甚至要被人指指點點,女兒半歲以後,他就和妻子商量著趕緊再生一個兒子,還好如願以償。
自從二兒子出生以後,大女兒在家裡就沒有地位了,不僅張大爺不喜歡,就連妻子也嫌棄,孩子大一點,就指著她去給家裡分擔一些家務事。
如果哪裡做得不好,夫妻兩個開口就罵,甚至會對她動手,兒子的待遇可就不一樣了,養尊處優地養著,家裡有好吃的,夫妻兩個捨不得吃也要給兒子留著,兒子長這麼大,他們也沒有大聲吼過一次。
女兒知道父母卻別對待自己和弟弟,她不敢違抗父母的命令,只要父母的要求,她照著完成,還好這麼多年以來,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她發憤圖強,一定要考到大學,到時候就能不受這個氣了。
就在女兒大二的時候,張大爺的妻子突發疾病,在醫院治療沒多久就過世了。在妻子生病的那段時間裡,還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兒子,她提議想要立一個遺囑,把夫妻兩個人名下的3套房子過戶給兒子,也是為了將來兒子有個保障。
他們一絲一毫都沒有想過自己還有一個女兒,根本沒有想過留給女兒。
對於立遺囑的事情,女兒也聽說了,她知道自己在家不受待見,可是沒想到父母會偏見到如此地步,她想著自己終於熬出頭了,也不想和弟弟爭財產,既然他們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弟弟,將來就等著弟弟給他養老吧。
沒多久,母親離世,大女兒都不願意回來看一眼,她是傷透了心,對這個家徹底的失望了。
其實張大爺的二兒子一直在寵愛中長大,成人以後並沒有什麼出息,沒有出去工作,一直在家遊手好閒地啃老,前幾年又染上了賭博的惡習,沒過多久就把家裡的三套房子賭輸了。
當初張大爺和妻子商量把房子過戶給兒子,就是指望著兒子能夠給自己養老,現在全被這個兒子敗掉了,好在他還有個女兒,此時他又把希望寄託到了女兒身上,打電話給女兒,說自己年紀大了,希望女兒能夠給自己養老。
沒想到女兒直接拒絕了自己,並讓他回憶回憶對自己做的事情,此時張大爺想起了對女兒不公平的待遇,開始反思自己,後悔當初太重男輕女,只能留下悔恨的淚水。
原生家庭的傷痛可能要一輩子才能治癒,特別是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對女孩一生的影響都很大,主要有以下兩點。
1、影響她們的愛情觀
由於小時候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里長大,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長大以後會渴望得到愛,同時又害怕得到愛,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中掙扎,當有一個愛她的人出現,她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結婚生了孩子以後,不會和自己的孩子構建正確的母子關係。
其實自己遭受過重男輕女的待遇,自己也會渴望將來能夠生個兒子,覺得生個兒子以後,人生才能翻盤。
由於渴望愛,她們對愛的辨識度非常低,只要異性給她一點點關心,她就覺得那是愛,甚至會奮不顧身地撲上去,所以在戀愛的時候很容易上當受騙,受到傷害。
2、性格孤僻、內向、多疑
由於父母從小會把自己和弟弟或者哥哥區別對待,自己就像是家裡多出來的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得不到關愛不說,甚至還要遭受冷豔和諷刺,導致了她性格的孤僻、內向、多疑。
在家裡不敢大聲說話,很小的時候都學會了察顏觀色,做事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了,惹父母不高興。
討好型人格,卑微地討好別人換取別人的認可,在打壓下生活的她們極度的不自信。
其實生男生女都一樣,不管怎麼說,那都是自己的孩子,既然打算生下來,就要肩負起責任,不要等到老的時候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