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讀者來信:

講真,我特別煩我公公:吃飯吧唧嘴;虛榮性強(退休金三千多,用著七八千元的手機,關鍵是,手機對他而言,只有打電話、發訊息的功效,連網上購物都不會,更多時候,是把手機拿手裡,在身邊人面前顯擺);碎碎念;愛管閒事;喜歡拉幫結派;經常說東家長道西家短;還喜歡扎女人堆裡。然而,婆婆病逝後,讓72歲公公住進我們家,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讓丈夫是家裡獨苗呢。

現在,我和公公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充其量就是飯做好了,叫他吃飯。當然,對公公的討厭,是日積月累的產物。

有好幾次,曾試探性地問公公,要不要住養老院,他非常不開心,並因此好幾天不和我說話。

一直寬慰自己,他已經七十來歲了,不要和他一般見識,但是,幾天前,隔壁大叔上我家交涉,徹底讓我憤怒了:公公經常給隔壁大嬸發曖昧簡訊,隔壁大叔由此上我家對公公警告,並說了狠話,以後再這樣,小心對公公不客氣。因為當時公公不在家,導致我和丈夫很難堪。

對公公積攢的不滿,在那瞬間爆發了,並在隔壁大叔從我們家離開後,我立馬給公公打了電話,二十多分鐘後,他回來了。

這一次,我非常惱火地列舉了他所有讓我不滿意的地方,他非但沒有道歉,反倒說我以小欺老,不懂得順從。

我給了公公兩個選擇:1)住養老院,我和丈夫每週都去看他;2)住回縣城老家,他愛幹嘛幹嘛。

公公執意要住在我們家。

遇上如此不省心的公公,我該怎麼辦?

昨天,有個19歲小孩找我聊天,字裡行間,全都是對父親的抱怨。

一個男人,可以因為賺錢,缺失對子女的成長,那叫面對殘酷生活的不得已。

關鍵是,有很多男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因為思想的狹隘、不當的行為,給子女製造傷害。

這種原生態家庭帶來的傷害,將會在子女成年之後,用太多年的時間去自我治癒。這個治癒的過程,需要矯正的不僅僅是性格缺陷,還包括扭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導致你公公如此糟糕生活習性的形成,包括這樣幾個方面:1)他父母的婚姻不幸福;2)生活環境就那樣;3)自己沒有讀太多書;4)性格本身的缺陷;5)後天不能夠自我反思。

事實上,類似你公公這樣的老者一抓一大把,很多時候,他們會呈現倚老賣老,導致,子女反感,還不能對其怠慢,否則就是不孝順。

中國人都喜歡同情弱者,並有這樣的慣性思維:他都一把歲數了,何必和他斤斤計較。但是,一旦生活在一起,那可是每天都在打交道。那份憋屈,冷暖自知。

關鍵是,面對一個有太多缺點的人,在你指正他的時候,他聽不進去,你反倒還特別惱火。

然而,在他執意不去養老院和回縣城老家的情況下,除了忍著,外加表現出你對他的不待見,你還能怎樣?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偷走女人心的關鍵:“細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