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詩經》裡面就已經出現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古人要表達的意思很明顯,愛情的永恆,平凡而真誠的諾言最為感人。2400年前的聲音,至今依然那麼鏗鏘有聲。
夫妻本是同林鳥,相濡以沫是兩相結合的初衷,然而很多夫妻卻上演了“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悲劇。即便是沒有災難降臨,第三者的介入,也會讓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在愛情面前,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
餘秋雨曾說過這樣的經典話語:“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麼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
在文學上,餘秋雨是無可挑剔的。作家白先勇這樣評價到: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說,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詩人余光中也說: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然而,也正應驗了那句話,《寄興》中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指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只不過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有些錯誤是難以容忍的。
說起餘秋雨的個人生活,很多人都有話要說。1979年的時候,餘秋雨與李紅結婚。1984年,兩人誕下女兒。1992年7月,兩人離婚;同年,餘秋雨與馬蘭結婚。從相戀到結婚,在一起生活了14年,卻最終敵不過一時溫情,毅然娶小16歲的馬蘭,實在傷了原配妻子的心。
餘秋雨能寫出《文化苦旅》,李紅的付出功不可沒,這個出生在上海知識分子家庭的女孩,總是遭遇不幸。酷愛戲劇的她卻因為“出身問題”與戲劇學院失之交臂,也因此認識了當時負責招生工作的餘秋雨。誰也不曾想到,兩人有了一見鍾情的愛慕,經過長達五年的相識,相知,相愛,最終步入婚姻的殿堂。
男人創業都會有低谷期,一帆風順的人鳳毛麟角,餘秋雨也一樣,屋漏偏逢連夜雨,工作上不如意也就罷了,加上身體又吃不消患了一場大病。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時刻,是李紅肩負起了養家的重任。
一個男人要潛心寫文,沒有經濟基礎是不行的,餘秋雨寫成《文化苦旅》這個過程中,妻子經歷的磨難難以用言語來表達。但就在日子即將要變好的時候,李紅髮現餘秋雨出軌了,黃梅戲演員馬蘭年輕漂亮,比餘秋雨小了16歲。
相信任何一個女人聽到這樣的訊息,都會接受不了。但經歷了太多的李紅並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實。本來就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深知有些事情道理是講不通的,即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要學會坦然去面對。
兩人離婚後,餘秋雨很快就和馬蘭結了婚。兩人夫唱婦隨,猶如一對“神鵰俠侶”,當世人都在讚歎他們的愛情時,似乎已經忘記了還有一個女人叫李紅。但大多數人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在感情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痛斥其為偽君子,看來也不無道理。
參考資料:《詩經》《寄興》《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