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越是有深厚研究經歷的老師,他們教學的態度從來都是十分謙虛。發表言論時,會加上類似的一句“自己研究不深,希望大家指正”。而且這並不是個例,很多學問淵博的老師經常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姿態來和他人交流。按理說,這些老師已經在相關領域深入研究了幾十年,對於一些問題應該早就輕車熟路,可他們還是保持一個開放的學習態度,耐心聽取別人的見解。
與之相反的是,生活中會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會高興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他們的見解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給人的感覺只是將問題簡單概括,卻沒有把問題剖析明白。聽專家教授討論問題時,會覺得他們的說法似乎更具有條理性,而且角度並不侷限,還十分具有思想深度。兩種不同的感覺一對比,就會發現專家和自以為是的人,他們不在一個層次。
照常理來說,不應該是懂得越多的人越自信,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應該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看法。可現實的表現怎麼還反了過來?為此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了生活中的這個現象,還獲得了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該獎項是對諾貝爾獎的模仿。傳統的科學讓大家感到深奧無趣,於是科學幽默雜誌主辦了該獎項,獎項的評委有真正的諾獎獲得者。此獎意在發掘乍看起來令人發笑,事後引人深省的研究。
研究者發現人們對自己能力的認知評價並不客觀。能力越差的人普遍會高估自己技能,不能正確認識真正擁有該技能人的水平。而且這些人往往看不到自己不正確的認知,也看不到自己的極端,如果在該技能繼續深耕提高自己的能力,這些人終究會發現自己先前的無知。
上面的發現並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透過研究人們閱讀、下棋、打網球等不同技能得出來的普遍規律,這個規律被命名為“達克效應”。達克效應可以透過一個座標軸說明,橫軸為一個人對技能掌握的認知,縱軸為這人的自信程度。透過座標軸我們看到,剛學習某些技能時,自以為掌握了很多,會產生盲目自信。這時候大多數人處在愚昧山峰的位置,並不知道自己還是知之甚淺。隨著學習的深入,開始瞭解到自己的淺薄,進而自信心降低。最後發現自己瞭解的實在是太少了,還有更大的未知不曾掌握,自信也就跌到了絕望之谷,處在發覺自己無知的失落情緒中。但隨著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信心會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逐漸恢復。當積累到一定程度,自信心雖然增加了,可已經養成了低調的習慣。
這就是如題目所說的問題一般。擁有很多智慧的人謙虛低調地聽取他人意見,而一知半解的人卻盲目自信甚至是自負。不用因為自己掌握到他人不瞭解的知識而沾沾自喜,也不用過分對自己愚昧自信進行苛責。常思己過,也要客觀而行。平衡好自己的心態才能處在最高效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