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的是,邏輯是個很大的話題,提升邏輯水平也需要慢慢來。本文只是搭個橋,方便有個門徑。想深入,還得系統讀書學習。
【一】揪住名詞開始分析
咱們的表達,都是從字詞開始。而詞語具體、真實的含義,我們其實是不大清楚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跟著感覺走”——似乎我知道這個詞,也有個大致的感覺。實際這個詞到底說的啥意思,可能並不清楚。
但是我們習以為常,說話的時候,壓根意識不到這問題,張口就是一堆自己也不能確定的名詞、概念。
既然我們說的一段話中,很多詞自己都不清楚是啥意思,那我們說的這段話,表達的意思還可能準確麼?
比如,我經常聽到有人爭論:東方文明好還是西方文明好。
(天吶!天吶!啊阿天吶!我怎麼經常碰到這種場面~~~)
因為題目中的每一個詞諸如文明、東方、西方···,都需要詳細界定、探討,每個詞都是那麼的不確定、具有伸縮性。
可是我們依舊樂此不疲,憑著感覺爭得面紅耳赤、吵一宿,實際上說了一宿廢話——這一宿廢話,有利於增進感情或者破壞關係,不利於搞明白問題。
【二】揪住名詞開始分析(2)
但是,如果我們開始揪住名詞進行分析,那麼就會立刻變得“有邏輯”了!
A:我們來聊聊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優劣?
B:別急,請對“文明”一詞的內涵進行界定。
A:(巴拉巴拉說了一堆)……我們下來比較東西方文明的優劣吧。
B:別急,你說下東、西方的界限是?
A:(巴拉巴拉一堆……終於按照經緯度畫了一個範疇,可能聊到這時候發現天已經亮了)。這下可以繼續吧?
B:別急,東、西方這麼多國家,各自形態不一樣,我們到底比較哪個?
A:(巴拉巴拉半天)……確定比較希臘和中國吧。
B:別急,歷史和現在不同,您說的是歷史上的希臘還是現在的希臘?歷史上的又是什麼時候的?具體哪一方面?
A:(巴拉巴拉半天)……還是希臘軸心時代和中國先秦時期吧……
B:別急,那時候那麼多思想家,孔子老子一堆“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一堆名字,到底拿誰和誰比較?
A:蘇格拉底和孔子?
B:別急,您讀過蘇格拉底和孔子的作品沒?
A:……我想弄(neng)死你……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邏輯分析過程。
【三】揪住名詞開始分析(3)
當具備揪住名詞分析的意識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人蠱惑了。
這時候,假如老闆對你說“你好好努力啊,我回頭給你加薪”,我們就知道這是個忽悠的話。
“好好努力”?有沒有標準?
“回頭”?是啥時候?
“加薪”?加多少算加?一塊還是一百萬?
那麼,作為老闆,說什麼樣的話才算有邏輯、不忽悠?就是把上述句子中的不確定的名詞,全部給以清晰界定,這句話就有意義了。
比如:你的銷售額如果能在一週內完成(好好努力),我下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回頭)給你加薪20000元(加薪)。
當然,具體在揪住的時候,怎麼分析名詞?就要學會給名詞下定義。如何下定義,又是個話題,以後再說,大家也可以買《邏輯學導論》去看,裡面有關於下定義的詳細內容。今天此文的目的是概說一下。
如果範疇不清晰,大家就會陷入牛角尖、越鑽越死。
日常中,最容易搞混的範疇,有這麼兩組。
第一組,是“真、善、美”的界限。
可以說,真、善、美囊括了我們日常的所有內容。但是很少有人能清晰意識到,這是三個獨立的領域,不能混淆在一起。
所謂真,就是常說的求真。求真是探求一個東西的真實狀態和規律,某句話、某個觀點到底符不符合其客觀現象。常用是、非來判斷。
比如:1+1等於幾?一米等於幾釐米?地球大還是太陽大?這個事情犯法沒犯法?這個字寫沒寫錯···這些就是求真的問題;
善呢?就是我們常說的求善。求善,是探討事物的價值。某個事,他的社會意義是啥?價值取向是啥?常用善、惡來判斷。
比如道德、政治關係、愛國、愛個人、同性戀、異性戀、社會風俗習慣···這些,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就都是求善問題。
審美,就是追求美,探討外界對內心的影響。常用美、醜來判斷。
比如這幅畫美不美、書法寫得如何、音樂有沒有打動我、某個小說如何···這都是審美問題。審美問題比較複雜,大家眾說紛紜,不易表述清楚。
造成的結果是,中國古代真、善、美不分,並且一切以求善為第一,“善”統攝了“真”、“美”。於是,在整體而言,我們更喜歡強調社會的安定、穩定、和諧,至於某個事情的真相?只要不影響社會團結、不影響大局,那麼就不管啦~~~~
在個體而言,我們鼓勵成為君子、看重人品,強調人際關係,至於個人能力?你能力再強,不是我的人,我也得把你踢出局。就是我們常說的“只問站隊、不問是非”。
比如,小明在道德上,是個品行不好的人,但是他的數學有可能是最好的;老張私生活可能很淫蕩,但是他的藝術水平有可能是很高的。
但是我們總喜歡混在一起說。看一個人,先看他是不是“正能量”,哪怕能力弱點,只要他和我一條心,那麼重要的技術崗位也交給他。
至今在中國,搞臭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攻擊他的人品、道德,說他私生活不檢點、男女關係不正當。那麼,他的藝術、數學能力,就一併被抹殺了。
可惜,這“不邏輯”啊!
分清楚真、善、美的界限,並且在各自領域內探討問題,您的邏輯水平,又瞬間暴漲!!!
當分清這個界限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很多觀念,都是瞎扯啊。
比如,“人性是善還是惡”的話題。從孟子他老人家開始,到荀子、楊雄,到現在很多人,大家就沒搞清楚真、善的界限。
人性,是個自然屬性,吃喝拉撒睡····是求真領域的內容;
善惡,是價值判斷,是求善領域的內容。
這兩個內容壓根不搭界啊!!!!
2和5 能結婚嗎?一個是自然數字、一個是社會概念,套到一起分析,這本身就是個假問題。
同樣,人性是善還是惡?這是假問題啊。
可惜我們爭了幾千年····
還有一組範疇,我們也容易搞混——就是觀念和現實。
比如,我們這幾年喜歡爭論的話題——自由。這個詞,在觀念層面和實際層面,並不是一回事。
觀念層面的自由,是無拘無束;現實層面的自由,是具體的權利,有明確的指標(羅斯福四大自由權利,免於匱乏、免於恐懼、言論自由、信仰自由)。
很多人攻擊自由,說“自由之後,過馬路想咋走就咋走,那我們交通不是就亂了?”
要我說,這不是交通亂、這是您腦子亂。現實中的自由,是自由權利;和觀念上的“想咋就咋”,他不是一回事。
再比如,我以前批評于丹講《論語》。那是從觀念層面批評,說她講的錯誤很多,誤導很多人;但是在現實層面,我從不否認她普及《論語》的功勞。
因為觀念層面,是要追求極致、完美;現實層面,則要一步一步走路、一口一口吃飯。
同樣,我寫普及邏輯的文章,在觀念層面看,表述有問題、不嚴謹;但是現實層面,需要一個橋樑,一個通向真知正見的、不完美的橋樑。
分清楚觀念層面和現實層面,我們就能避免很多無謂的爭執。
順便說一句。很多人不喜歡看批判性的文章、不喜歡批判性的思維。其實這也是沒有分清楚“觀念”和“現實”的區別。
知識分子的批判,基本都是在觀念層面批判;至於現實,當然能理解目前的現狀。只是在觀念上,要保持清晰,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斷修正錯誤,才能在現實中少走彎路、大家少受一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