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男生問我,和戀愛2年的女友相處久了,好像越來越沒有感覺,要不要考慮分手?
一般另有新歡的人,都愛拿時間久了、感情淡了做分手的幌子。但我還是姑且心懷良善,來聊聊這個全宇宙99%的人可能都想過的問題。
提到分手,還能找出比「時間久了、感情淡了」更無法反駁的理由嗎?
藝人任家萱(Selina)和張承中鬧離婚那會兒,聲明裡寫:「我不再像以前一樣全心全意只為愛情而活,所以我與阿中的愛情,也一點一滴消失了。當夫妻的我們真的不快樂,已經存在的問題依舊存在,硬是要改變自己改變對方,我們都沒辦法。」
很多人唏噓不已,在任家萱遭遇嚴重燒傷和事業低谷之際,張承中仍然執意成婚。但是愛情經得起風雨,卻未必經得起平凡。
好在輿論的風向並沒有一味苛責,反倒有不少祝福。好像大家日益理解,愛之艱難,並不是付出就一定有結果,就像李宗盛在離婚聲明裡寫:「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也越來越成為情感失利的療傷箴言。
時代變了,離婚不再是禁忌、羞恥或諱莫如深的隱私。至於分手,更不值一哂。
網路上一度流傳一份敦煌出土的「放妻協議」:「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若結緣不合,必是怨家,故來相對……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婦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非但沒有絲毫哀慼,反而看出瀟灑和通透的意思,引來交口稱讚。這些都是進步。
但是伴隨進步而來的,好像也包括更多的藉口和說辭,彷彿愛情囊括了越來越多的自由,卻不用擔負相應的責任。相愛時你儂我儂,待到相看兩厭,說一句「時間久了,感情淡了」就能一拍兩散。
如此輕率隨意。
愛情的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臉紅心跳、荷爾蒙加速分泌的生理反應,有言語投契、做什麼都幸福的甜蜜時光。可是當新鮮感褪去,重複度加劇,開始步入平淡的日常,很多人不再選擇直接面對瑣碎,而是轉身迴避,或者另覓良緣。
如是的愛情就像一場持續迴圈的單機遊戲,戀愛中每個場景都是刷怪物、開寶箱、漲經驗,一旦遭遇困難,立即按下儲存鍵,做好分手再重新載入回劇情主線的準備。
單機遊戲模式的愛情,享樂永不消失,分手也大無所謂,反正新鮮感沒了,換一個人從頭來過就好。因此多情的人常常最無情,被動的人每每最觸動。太多痴男怨女、太多負心薄倖,就在這樣的主幹上滋長出各不相同的枝枝蔓蔓。
可惜永遠在儲存、載入的愛情,固然有一時一刻的心動,說到底仍然是滿足排遣寂寞的低層次需求,不僅乏味、重複,還是對彼此生命的浪費。
成熟的愛人會懂得,平淡是愛情必經的挫折,從來沒有一條坦途能從幸福到幸福。箇中的規避和跨越,需要2個同樣用心的人攜手跨越。能一起享受甜蜜,是緣分;能共同克服平淡,是璧人。
從戀愛到婚姻,從緣分到璧人,是每段愛情的成人禮。
電影《愛的萬物論》講的是斯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的故事。年輕的霍金在舞會上與第一任妻子珍相識,很快墜入愛河,熱戀之際,霍金卻檢查出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給霍金下的結論是「最多再活2年」。但是珍深愛著霍金,她毅然選擇與霍金完婚,並在婚後照料霍金的日常起居。
然而,霍金捱過了一個又一個2年,珍卻日漸感受到生活的重量,長時間的看顧、陪伴與幫助,消磨了一度盛大的愛意,留下日益擴散的嫌隙。終於,兩人出現矛盾,以致於到分手的地步,全片的最高潮,珍流著眼淚對霍金說:「我是愛你的,但我以為你只能活2年。」
偉大的霍金後來有了第2任妻子,是他的護士伊蓮。
相較這種程度的煎熬和抉擇,普通的「時間久了,感情淡了」實在不必恐慌,也無須著急自問是否繼續。真要糾結,不妨先想想如何克服,在更深刻的維度上尋覓全新的樂趣和眷戀;如果不願也不敢,可以放棄,也給對方一條生路。但是記得承認並不是愛情的錯誤,也不是時間的問題,千萬別拿「誰也沒辦法」做為搪塞,坦然接受自己是個失敗者,不配擁有更高階愛情的現實。
和不同的人談相似的愛情,不是富有魅力,而是花心幼稚。真正圓滿的愛情是和一個固定的人一起,不斷品嚐愛情的百般滋味,風雨在前永不放手,彩虹乍現永記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