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在找尋愛情啊。真的嗎?
古代上層的婚姻大多是政治交易,中層的婚姻是經濟交易,底層的婚姻是抱團生存,跨圈層的婚姻基本都是例外。
這種現象現在依然存在,只是佔比有所下降而已。反而是古代的這種婚姻模式,許多人是在結婚後才開始戀愛,開始找尋愛情。
現在是許多人把愛情和婚姻完全分開,戀愛是戀愛,婚姻是婚姻。戀愛純粹是基因的安排和荷爾蒙的釋放,婚姻卻成了找尋自我感、存在感、安全感、價值感,甚至情緒投射、控制和歸罪,雙方都是對方的工具。所以離婚率越來越高,有的地方離婚預約號都要透過黃牛才能約上。下面著重說幾點:
一是安全感。其實不僅女方需要安全感,男方也是安全感缺失,這種安全感是心理潛意識層面的,一般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童年養育模式造成的。我們的家庭基本都是隻有養沒有育,這樣說可能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很委屈,說實話大多數父母的教育都是知識和生存競爭工具的教育,根本就不具備安全感決定人生基本面的知識和意識,更別提什麼培育安全感。所以,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安全感缺失,大多數人都在透過婚姻找尋安全感,當然還有其他途徑和關係。
二是存在感。說實話,大多數父母更不懂怎樣培育孩子的真實自我。真實自我是從小圍繞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成長起來的,我們大多人都是圍繞父母的感受和情緒成長起來的虛假自我。這種虛假自我的負面表現就是無存在感。真實自我和虛假自我的分裂是許多人痛苦的根源。許多夫妻很多時候故意找茬、語言攻擊、過於粘人、犧牲奉獻等等,都是想引起對方關注,得到對方認可和接納,都是在找尋存在。當然這些都不是主觀故意,都是一種潛意識模式。
三是全能感。全能感主要體現在控制和歸罪。幼年期的全能感沒有透過真實自我的建立而消除,也是一個普遍問題,也就是大家說的巨嬰、媽寶男/女。控制不僅表現在“你必須聽我的”,還體現在“你必須按我的方式來愛我”、“你不能有任何反對和狡辯”、“我說的一切和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你要是反對、狡辯、不聽話,就是不愛我,就以離婚等各種手段來威脅,直到你就範為止。
歸罪主要表現在“所有的成績成功和好的事情都是因為我”,“所有的不幸、痛苦、挫折、問題和失敗都是因為你”。
不要對號入座啊!